来自 人才交流 2020-01-01 08:44 的文章

昆明市官渡区致力打造示范全省的“人才特区”

微信截图_20200101074605.png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官渡区送来了加快发展的东风——在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76平方公里范围内,官渡区约占60平方公里,是面积最大的区域,是全省自贸试验区建设的主战场。官渡这个蓬勃发展的昆明城市新中心,愈发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热土。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越是大有可为的事业,越是需要凝聚人才、用活人才。官渡区高度重视人才这一“第一资源”,坚定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持续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努力拓宽招才引智渠道,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争当排头兵汇聚智慧和力量。

聚焦谋大业 念好“引才经”

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率小分队赴北京、上海、成都、深圳等地学习考察,与泛华集团、仲量联行、戴德梁行等开展座谈咨询,将自贸试验区建设工作深度融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及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云南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官渡区积极主动谋划,务实推进工作,稳步迈入“自贸时代”。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面对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官渡区急需既有自贸试验区理论基础,又懂实际操作的“操盘手”式人才,急需懂高端制造、国际贸易、金融投资、商务服务的顶尖人才,急需具备国际视野、战略决策、市场分析、商业谈判的复合型人才。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紧迫!

官渡区委书记和丽川说,要把党管人才政治优势转化为体制机制优势,把人才建设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千方百计抢占人才开发制高点,为自贸试验区和城市新中心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区委坚定实施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始终把人才工作作为关系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官渡区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官渡区着力构建齐抓共管、多方推进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致力打造服务全区、引领全市、示范全省的“官渡人才特区”。

优化运行体制机制,确保党管人才“不跑偏”。突出党委统筹、部门主抓、基地引领,将教育、科信、发改、商投等32个部门纳入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不断充实人才工作力量。出台人才分类识别评价实施意见等文件,构建体制内外协调联动机制。建立年度人才动态调查统计制度,“官渡人才库”总量突破5万人,逐步实现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的转变。完善区级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人才等制度,将人才工作贯穿融入各部门、各层面、各领域,列入重点改革事项,纳入领导干部述职评议内容,做到“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

下足招才引才功夫,做高人才结构“金字塔”。立足供需对口“引”,瞄准“9+1”重点产业、“144”中心经济体系及自贸试验区建设需求,广泛引进各级各类“高精尖缺”人才,增强“塔尖”人才的辐射引领力。推动双招结合“引”,促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双联互动,对掌握领先技术、引领产业发展的重要人才,采取“特事特办”“一事一议”等方式,不拘一格引真才、用大才。强化精细服务“引”,逐步建立企业技术需求库、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人才数据库,实现“三库”数据交互,提供更加全面、高效、便捷的“订单式”人才服务。

树立并强化“大人才观”,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探索吸引“候鸟型人才”兼职搞创新等柔性引才新模式,对标省外自贸试验区先进经验,统筹制定一批涉及总部经济、人才引进等方面政策。

聚力筑平台 下好“育才棋”

2019年10月17日,官渡区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科技创新团队审定工作会召开,审定通过了15名成绩显著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以及5个具有较强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团队。

这是官渡区大力实施“创新创业人才培引工程”的最新实践成果。自2012年起,官渡就率先在全省启动县区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科技创新团队选拔培养工作,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截至目前,共遴选培养区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20名、科技创新团队40个。

为下好人才培育这盘棋,该区制定出台了《官渡人才特区建设三年行动规划》,大力实施“优秀企业家培育工程”“工匠型人才锻造工程”“创新创业人才培引工程”“名人名师塑造工程”“人才驿站建设工程”“互联网+人才服务信息化工程”。通过实施“六大工程”,夯实官渡人才工作发展基础,全面提升人才吸引力、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