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19-12-31 23:04 的文章

十大人才事件彰显厦门魅力(2)

  6、两岸人才交流活动取得新突破

  海峡论坛期间,厦门市依托两岸人才交流系列活动创新台湾人才“登鹭”机制,举办两岸人才交流会和人才机构对接会,推出四个“首次”:首次在台湾岛内设置四家“台湾人才服务驿站”;首次举办台湾人才项目联合评审会;首次发布对台柔性引才“紫荆智库”项目;首次开设两岸设计众包线下孵化基地等。这些创新举措成功展现了厦门市对台引才的灵活机制和丰富资源,受到省市领导高度肯定,在社会上也引起强烈反响。目前厦门市对台湾特聘专家(专才)的补助资金已经超过3000万元。把服务直接送到“家门口”,让台湾人才能够更便捷地了解厦门所有对台人才政策,看到“拼搏在厦门、成长在厦门”的美好图景,也有助于厦门积极打造“台湾人才登陆第一家园”。

  7、“双百人才企业板”助力中小企业快速成长

  今年5月,市委组织部同两岸股权交易中心合作,为人才企业定制“融资、融智、融资源”三位一体专业服务,缓解初创企业融资难问题。目前已有208家企业进行了挂牌展示,多家“双百人才”企业获得资本市场注资,涉及金额超亿元。与此同时,厦门市还对完成股改和挂牌的企业,一次性奖励30万元,助推人才企业及早进入“融资交易层”。这项服务精准助力中小微企业快速茁壮成长,得到了中组部、省委组织部的高度肯定,获得了新华社、人民网、《经济日报》等媒体的广泛关注,是厦门人才金融服务板块的一次有力创举。

  8、推动成立闽西南区域人才合作联盟

  今年在九八“人才项目资本合作展”上,厦门市举办“山海联盟 合作共赢——2019闽西南区域人才合作启动仪式”,该举措获得了中央人民政府网站、新华社、《欧洲时报》等媒体的关注点赞。围绕闽西南区域合作主题,今年首次邀请漳州、泉州、三明、龙岩共同办展参展,并依托海峡人才市场、厦门中小在线信息服务公司、两岸股权交易中心、清华海峡研究院等专业机构,发布闽西南地区人才联合引育、科技企业股权融资、对台引智合作、企业公共服务等四个“人才一体化”服务项目,助力闽西南五地市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聚才、合作共赢”,共同开启人才协同发展新征程。

  9、教育部“蓝火计划”首次登陆厦门

  厦门市邀请来自全国23所重点高校的34名博士研究生进驻22家“三高”企业,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科技服务工作。服务期间,博士生们共为企业梳理分析技术需求和难题66项、开展专业知识培训讲座17场,成功解决企业平台开发、技术攻关等问题近200项。活动结束后,超过九成的博士生表达了留厦的意愿,并有7位博士直接与盈趣科技、鹭燕医药、建霖家居等服务单位签订合作协议。

  10、人才咨政工作为经济转型升级增添动力

  今年11月,厦门市首次举行“人才咨政优秀专家颁证仪式”,鼓励各行各业优秀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厦门市人才群体长期以来积极参政议政,为厦门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今年共有200余名人才踊跃参与咨政工作,收到咨政报告65篇,精选15篇形成《2019年厦门市专家人才咨政报告汇编》,人才提出的咨政报告涉及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金融改革创新、物联网产业发展、千亿文创产业链打造等方方面面,获得市领导的高度肯定。相关职能部门采纳和落实情况均第一时间反馈,增强了广大英才的参与感和获得感。该举措也获得了《中国组织人事报》等媒体的高度肯定。

  (文/通讯员 杨鸿杏 本报记者 黄怀)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阅读全文

 

十大人才事件彰显厦门魅力(2)

标签:

责任编辑:王贵溪

相关新闻

厦门市公路部门多措并举为每一位公路养护工人送关怀

夏天,各班站给养护工送藿香正气水、绿豆汤消暑。   台海网12月30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12月22日,冬至,下午3点多,公路养护工赵运祥和工友牛论先、石三英正在环岛干道岭兜周边道路进行保洁作业。此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带着一个保温桶来了,原来是洪山柄公路养护站站长黄青清带...

厦门市垃圾分类工作考核连续6个季度全国第一 全城“志愿红”功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