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19-12-25 02:24 的文章

“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分会在沪成立

人民网上海12月23日电 (记者 姜泓冰)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分会昨日在复旦大学成立。

“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分会是由国内致力于“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院校等教育单位自愿组成的、全国性非营利社会组织,隶属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分会首批理事单位34家,复旦大学为理事长单位,分会秘书处设在复旦大学。

成立大会上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理事、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秘书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厦门大学原校长朱崇实,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秘书长赵灵山,以及分会第一届理事会首任理事长、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共同为分会的成立揭牌。会议还成立了分会功能型党支部,审议了分会工作办法和工作计划等,为将来“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分会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焦扬代表复旦大学和“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推进委员会致辞时指出,教育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近年来,复旦大学始终把加强“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合作作为积极践行“四个服务”、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举措,开展了包括整合跨学科研究力量、构建国内外智库网络、创立国际性合作平台、推动常态化人文交流在内的一系列工作。

赵灵山表示,“一带一路”教育合作是我国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顶层设计,是我国教育逐步走向世界教育中心的路线图,是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推进国际交流合作的抓手。分会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发挥好理事会、会员单位和专家的作用,成为从事“一带一路”教育合作交流工作者之家。

当选理事长陈志敏表示,将认真研究工作,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和“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推进委员会的指导下,和分会各位副理事长、理事和会员单位共同发挥好这一崭新平台的作用,汇聚力量和智慧,为“一带一路”教育交流与合作提供新的推动力。

据悉,“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分会将致力于促进教育国际交流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协调行动,更好地推动和扩大人文交流,加强教育互利合作,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形成更为厚实的民心相通人文基石,推动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共同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和服务共建“一带一路”能力;整合国内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等各层次院校学科专业、合作伙伴资源优势,对接整合,形成推动“一带一路”教育国际合作的大平台,为世界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建立各方信息交流和共享平台,形成教育服务发展,发展促进教育的良性互动。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复旦大学在智库、校地合作、国际网络等多个层面进行了完整布局。作为“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五家共同理事长单位中唯一的高校,复旦大学创新高校智库模式,建立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构建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新闻传播、生态、公共卫生等多学科的“一带一路”研究集群,形成全学科的研究能力。同时,复旦大学还与甘肃、云南、广西、浙江、山东等“一带一路”重要省市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服务地方“一带一路”建设,并建立多个区域性大学联盟,以及金砖国家大学联盟,为形成“一带一路”的国际网络打好了基础。

12月21 日下午,举办了“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论坛。在“一带一路”教育推进行动实践上卓有成效的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机构代表首次汇聚,纵论“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探索中国教育“走出去”路径,为进一步推动教育领域国际交流蓬勃发展,更好发挥教育在推动民心相通中的重要作用,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影响力与引领力贡献智慧和方案。


(责编:严远、轩召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