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19-12-24 18:51 的文章

语言服务的怪圈:全球化下巨大市场需求与人才

  不可逆的全球化浪潮下,世界各国已经越来越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特别对于崛起中的中国来讲,作为制造品出口大国,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的贸易往来更加紧密;而作为能源进口大国,中国对中东、中亚、非洲和南美等地区的能源和矿产更加依赖;“一带一路”则打开中国同世界交流的新大门。

  截止2019年8月底,“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国家达136个,语种类型超过111种。中国企业沿着这条财富之路不断“走出去”,中国文化也顺着这条文化传播之路走向世界,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展现在各国面前,而翻译及其所在的语言服务业,成为了这条路上跨文化、跨话语沟通的必经桥梁。只有搭建起彼此沟通的桥梁,才可能谈及国家间的经贸合作、政治互信、文化传播。与之伴随而来的,是对“架桥人”,也就是高素质的语言行业人才的强烈需求。

  市场正“翘首以盼”,而人才在哪?

  中共中央宣传部国际传播局副局长陈雪亮在今年11月的中国翻译协会年会上提到,目前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人才库收录仅有4000余人,占比总翻译人才不到4%,“尤其是缺少精通外语、懂得国际规则、熟悉对象国法律、经贸、科技、金融和文化等多领域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而根据中国翻译协会数据,我国普通翻译人才缺口也高达60%。2010年,中国译协首届“中国国际言服务行业大会”,正式提出"语言服务业"的概念,包括翻译与本地化服务、语言技术工具开发、语言教学与培训、多语信息咨询等四大业务领域。到今天,我们要关注的已不仅仅是翻译本身,而是语言服务行业人才的缺失。

  语言服务行业人才匮乏且参差不齐,无法准确、及时消化国际间包括经济和科技信息在内的巨大信息流,将导致中国失去大量有价值的信息,成为我国构建融通中外的对外话语体系的一个严重短板。

  究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去思考探讨。

  一方面,翻译教育在中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从1979年联合国翻译培训部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创办以来,迄今不过30多年。国家设定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2007年才开始招生,第一批招生院校仅有15所。对于“一带一路”紧缺的非通用语人才,尽管自2013年起我国高校着力增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但截至2017年底仍有11种语言尚未开设,亟待国家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填补人才空缺。此外,就已开设的语言专业而言,它们也还面临师资力量薄弱、培养体系不完备的窘境。

  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企业选拔优秀人才的标准逐步从“一专多能”转向“多专多能”,这表示学生要掌握除外语外的其他学科,如经贸、旅游、电商、法学等专业知识,成为具备“外语+专业”能力的复合型语言行业人才。我国传统意义上的翻译教学注重提升学生的双语转换能力和跨语言沟通能力,教授的课程也大多限制在本专业框架内,这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往往是“一专一能”,少数能达到“一专多能”的水准。

  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有脱节。强调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传授,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这导致学生无法在翻译时做到学以致用,无法在短时间内快速上手工作,出校即迷茫。

  如何解决这样的现状,提升国家语言能力?需要政府、高校、企业、行业的共同探讨与齐心努力。

  12月11日,2019第二届传神者大会顺利召开,这场国内少有的跨语言文化传播全产业链聚集的盛会将他们聚合到了一起。而在会前的“驱动与赋能·孪生智能”分论坛中,更汇集语言行业、教育行业、智能技术领域等嘉宾,分享全球视野下新技术的趋势和落地应用,探讨新技术下的语言行业高端人才培养方式。

  “毫无疑问,没有新技术作为翅膀,我们只能退回到作坊式的原始操作模式,的确,处于翻译活动中心的人的决策很重要,但是在新的时代译者的创造性显然受制于技术,语音识别、深度学习、数据分析等智能技术。”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会长、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刘军平教授在分论坛致辞中表达了对人与技术的观点,新时代下语言服务人才的进步离不开与新技术的结合。

  新技术已近在咫尺。Transn传神研发总监刘国带来了“Twinslator”(孪生译员)这一落地应用的深度解析。孪生译员是译员翻译经验和风格的数字化克隆。包含三个定义,第一,它能够与译员协作并从翻译过程中持续进化,和译员一起成长,一起吸取译员的经验数据。第二,它能够在保证译员翻译质量情况下提升译员的翻译效率,为译员提供帮助。第三,它能够独立输出符合具有该译员翻译风格和质量的Twinslator引擎,既能够为译员提供翻译帮助,也能够独立输出具有译员翻译质量的结果。他指出,“这相当于把人的质量和背景、文化和机器效率、速度结合起来的产物。”

语言服务的怪圈:全球化下巨大市场需求与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