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19-10-23 16:01 的文章

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订单式”援藏人才工作综述

  “援助人员政治素质高,敢于担当奉献,处处体现出大局意识。”“特别能吃苦、能战斗,即便遇到身体不适也都坚持工作,很令人感动。”“业务能力强,毫不保留地传授理念和经验,帮助我们开阔视野、提升专业技术水平,真心地感谢他们。”……为期3个月的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订单式”援藏人才工作日前圆满结束,谈到援助人才的表现,西藏自治区相关受援单位的同志纷纷表示赞许。

  实施“订单式”文化人才援藏工作是文化和旅游部针对西藏文化人才队伍里高层次人才匮乏、部分专业人才紧缺等问题,聚焦西藏文化建设需求,推动西藏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快西藏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首批“订单式”文化人才援藏工作启动,从部直属文化单位中选派了14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藏实施文化援助,取得显著成效。在此基础上,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订单式”文化人才援藏工作顺利开展。今年6月至9月,中国东方演艺集团马洪湉、刘强,中央歌剧院袁京男,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吴旭、冯磊,国家京剧院高明、朱丹,国家图书馆王建海,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陈早阳9名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前往西藏自治区歌舞团、话剧团、藏剧团、图书馆、群艺馆,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文化援助工作,援助内容涉及编剧、作曲、图书馆、舞台艺术、数字文化等领域。

  马洪湉、刘强、袁京男在受援单位西藏自治区歌舞团的重点工作是援助办好西藏自治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主题文艺晚会《国旗颂·雪域情》。作为晚会总编剧、总撰稿人,马洪湉已是第二次作为“订单式”援助人才进藏工作。到拉萨第6天,她便完成了晚会方案初稿。之后,剧本又经过了研讨修改,直至第8稿才定稿。“一次援藏,终生援藏。”马洪湉说,她将援藏工作视为信仰,也是这种信仰给了她源源不断的力量。

  为了能在短时间内对西藏音乐歌舞艺术有深刻认识与把握,进而更好完成晚会作曲任务,刘强除了向援助单位申请研习资料,还走遍拉萨具有一定规模的书店购买相关书籍来加强学习。他为晚会创作的开场序曲——合唱交响《中华礼赞——歌唱祖国》和原创大型舞蹈音乐《江山如画》两首作品一经交稿,就得到了晚会导演组的好评。

  为了进一步提升剧目的舞美效果,作为晚会的舞美总监和灯光设计,袁京男在工作中尽可能地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和舞美领域的先进理念传递给同事,并与导演组密切沟通,创编设计了晚会的舞台构成和相关视觉形象,制定了灯光设计方案。他还跟随导演组前往四川成都与相关制作人员商讨舞台美术设计细节,并确定每个节目视频文件创作脚本的思路和方向。

  发挥专业优势,传递先进理念,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让受援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升技术水平,是此次“订单式”援助人才赴藏的共同目标。

  高明和朱丹在受援单位西藏自治区藏剧团工作期间,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担任藏戏《高原春雷》的编剧指导是我的重点工作内容。该剧是剧团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创作的重点剧目,意义重大。”高明表示,以指导剧本来提升藏剧团编剧队伍的业务能力,是自己援藏的初心坚守。在工作中,对于“如何更巧妙地编创故事”“为何要这样编排”等一系列实际问题,高明都耐心为同事一一讲解,以期能引导大家打开编创思路,带动他们独立思考。

  朱丹是《高原春雷》的灯光指导。据了解,当下在西藏自治区藏剧团负责灯光工作的只有格桑扎西和达瓦卓玛两人,而且他们还有几年就退休了。为了能让准备接手灯光操作工作的年轻人旦增顺利接班,朱丹在援藏期间一直坚持为旦增讲授灯光课,包括理论知识和控制台实际操作。朱丹还带着旦增从日常的光影中观察光、认识光、测色温、测照度,对比一天不同时间的光效。在朱丹的帮助下,旦增对灯光控制台技术的掌握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在西藏期间,援助人员主动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了解、熟悉受援单位的基本情况、工作流程、管理模式及文化理念,并与当地的文化文艺工作者团结协作,劲往一处使,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为了提升西藏图书馆文献采编工作水平,王建海参与并指导了该图书馆的文献采访、编目以及藏文文献补藏计划的库存摸底等工作。根据编目和库房摸底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在馆领导的支持下,他组织馆内专家开展了一次深入的专题研讨,同时撰写了《图书馆工作之我见——从西图藏文新书编目说起》讲稿,从新书编目、阅览服务、图书典藏、图书采访等方面为全馆同事做了一次业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