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对策
1.1“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国际贸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要求
在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同时,“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也被再次重写和弘扬。在“一带一路”倡议中还提到了“共商、共建、共享”基本原则,强调政策沟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设施联通、民心相通“五通”发展内容。结合这些内容,我国就真正将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40年来所获得的红利分享给沿线合作伙伴,争取实现对全球经济与世界和平的深度复苏。在“一带一路”倡议被全面逐步落实以后,我国丝绸之路走廊沿线上与其他国家的服务贸易合作项目也越来越多,各地对于国际服务贸易人才的需求自然水涨船高。因此各地对该方面的人才教育培养战略逐渐重视起来,希望深化培养相关人才的国际贸易服务意识、跨文化沟通能力、跨境电子商务能力以及技术技能创新能力,真正将“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五通”内容全面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当中,真正培养一批适合于国家新经济形式发展及时代发展的有价值人才[2]。在政策沟通的需要下,我国也需要培养国际贸易创新创业人才,目的是为了加强我国丝绸之路走上人才的综合教育内涵,为“一带一路”倡议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现如今,在满足政策沟通的基础之上,也希望建设“互联网+国际贸易”的教育技术研究体系,希望创新驱动提升跨境电子商务服务整体效能,结合资金融通需要建立“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例如培养“一带一路”背景下“互联网+金融”服务贸易创新人才、培养基于“五通”内容知识整合的技术技能全面发展人才等,将教学、科研与实践三者融合起来,形成全新的综合化教育资源联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体系,满足新人才培养需求。
1.2“一带一路”倡议为国际贸易创新创业人才提供的机遇
如上文所述,“合作办学”“经贸合作”“产能转移”以及“智库建设”为我国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培养国际贸易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大量机遇,而在实际人才培养过程中,则必须真正把握这些机遇,强调新全能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1.2.1合作办学为国际贸易创新创业人才提供的机遇
我国在2015年由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出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它其中就倡导我国与沿线国家共同合作开展合作办学,在充分理解“一带一路”倡议发展背景下创建国际贸易人才教育基本条件与教育大环境,这非常有利于国际贸易人才能力水平的提高。再者就是通过合作办学促进加大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机会,为国际贸易人才开阔视野,同时拓展他们的知识学习获取渠道。在合作办学政策的引领下,我国为大学生创造了更多留学、访学等国际交流学习机会,为国际贸易人才的有效培养赋予了国际化特征,同时也开拓了国际教育市场,实现了相互之间的教育融通,共同发展。
1.2.2经贸合作为国际贸易创新创业人才提供的机遇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已经十年有余,现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出口国与第二大进口国,在世界贸易发展层面的比重已经达到13.2%。拥有如此傲人的成绩也实现了对我国经贸的对外宣传推广,吸引更多国家前来与我国谈判开展经贸合作活动。借此机会,我国也对外输送了大量应届学生人才,确保他们在经贸合作外贸岗位上能够快速适应时代行业发展步伐,积极投身于“一带一路”的长期建设工作中,在不断的实践与学习过程中丰富完善自我,这也是“一带一路”倡议为国际贸易创新创业人才所带来的又一契机。
1.2.3产能转移为国际贸易创新创业人才提供的机遇
我国国务院已经正式颁布了《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意见中就鼓励社会上有条件的企业应该结合“一带一路”思想发展建设自我,结合国际产能合作实现部分产能内容转移,实现企业与地方之间的互利双赢。客观地讲,产能转移就为我国国际贸易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例如它就为人才提供了海外就业机会,成为了国内外产能及产品进出口的重要衔接桥梁。而在过剩产能逐渐向外转移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国内资源被更多应用于产品国际竞争机制中,它就希望有效推动国际贸易的对外发展,基于产能转移为国际贸易人才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1.2.4智库建设为国际贸易创新创业人才提供的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