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速度 政策温度 临港新片区书写新传奇
青年报:你们是如何做好长三角一体化服务,让产业与市场融合的?
屈林:2013年左右,我们就开始在长三角地区布局,上海的国际化属性、金融优势、人才资源等方面比较强,但上海的创业成本相对比较高、土地资源相对比较稀缺,那么我们就在江苏、浙江成立分中心,与上海协同。同时,长三角区域很多企业本身也需要进一步做大做强,他们也希望在上海的平台上扩展品牌价值,实现资源的汇聚。所以我们也会开放物理空间、政策服务,乃至整个产业孵化体系,去大力协同合作。
2019年,我们将长三角产业发展一体化作为重点工作推进,也会积极地跟长三角的兄弟省市,以及相关的部门和园区,共同分享我们的大服务,希望可以真正推动整个长三角产业的发展,推动整个智能制造上一个新台阶。我们已先后与绍兴、杭州、徐州、南通、泰州等区域开始合作。
青年报:临港成为自贸区新片区后,如何抓住这个历史机遇?
屈林:如果说过去的自贸区更强调“便利”,那自贸区新片区更强调“自由”。新片区的投资、贸易、资金、运输、人员从业这“五大自由”是未来发展的重点。这五大自由的实施,显而易见将会极大促进国际企业,尤其是国外的中小研发企业落户临港。同时,国内的科技企业在新片区内与国际对接将不再困难,“走出去,引进来”将会更加容易。至2019年8月,我们园区已有注册企业超过1000家,50%以上是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创业企业,目前规模还在不断发展壮大。未来三年在新片区的政策引导下,估计园区将突破2000家专业企业。
我们预计今后在新片区内,国内外创新要素将更自由地流动,国际技术交流将更加踊跃,国际技术转移大有可为。我们临港科创中心作为上海技交所智能制造交易中心,将努力打造一个集技术交易、技术展示、技术培训、技术研发、技术孵化五位一体的产业孵化平台。
大事记
2003年
上海临港新城管理委员会和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2006年
国家级上海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区临港新城,中国航海博物馆开工。
2010年
国家工信部授牌临港为国家新型装备制造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2015年
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建设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临港行动方案,临港建设国际智能制造中心。
2018年
临港地区陆、海、空无人系统综合示范区启动。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海·滴水湖)举办。
4/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