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19-09-27 05:12 的文章

公园结对县区 双向交流人才

  原标题:公园结对县区 双向交流人才 “鲶鱼效应”碰撞绿色火花

呈贡区加大道路特色景观建设力度。记者 杨艳辉 摄

  为加强我市园林绿化专业技术人员培养,推进市、区两级人才交流互补,由昆明市园林绿化局牵头,在多家公园和县区园林绿化部门间结对子,通过“鲶鱼效应”,试点技术人员双向交流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近年来,昆明市不断尝试全市园林绿化人才队伍练兵。去年,除了首次举行城市道路花境比赛,集结基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公园及花卉企业上街制作花境以赛代训外,去年底,还针对昆明市园林绿化局下属公园专业技术人员储备较多、理论水平和专业性较强,而县(市)区专业技术人员动手能力和基本功较扎实等特点,进一步加强我市园林绿化专业人才队伍有序建设,市园林绿化局采取互学互促、取长补短的方式,组织了多家公园和县区结对交流技术经验。该结对方式运行一段时间以来,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施光华是昆明市西华公园的一名园艺技术工人,可近2个多月来,他大多是到呈贡区园林绿化局报到,每天都跟随呈贡区绿化科技术人员负责道路养护、管理、监督等,因为多年兼任道路绿化巡查员,施光华总能用发现问题的眼光,为县区园林绿化一线工作提出具有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与侍弄公园的花草不同,道路上的绿化植物受自然环境、汽车尾气等外界因素影响更多,在养护上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施光华介绍,到呈贡区园林绿化局的交流学习,也让他对县区园林绿化工作有所体会,“特别是去年来呈贡区尝试园林绿化管养购买社会服务,引入专业绿化养护企业进行日常管养工作,并加强行政主管部门监督,绿化管护效果有明显提升。”

  而在金殿名胜区,官渡区到此交流的一名技术人员也表示,到公园交流学习,对公园的绿化精细化管理,特别是在园林小品的艺术审美和造景手法上也有所启发。互动交流受到参与结对的多家单位认可。

  据了解,本轮试点结对交流工作持续6个月,交流期满后,相关技术人员将重新回到本单位,将交流学习到的一些经验做法,更好地结合并运用到今后的城市绿化建设工作中。(记者 廖晶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