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20-09-01 09:11 的文章

创新发布丨北京经开区发布“人才十条” ,千余

创新发布丨北京经开区发布“人才十条” ,千余

创新发布丨北京经开区发布“人才十条” ,千余

将人才分为亦城顶尖人才、亦城杰出人才、亦城领军人才、亦城优秀人才四大类,从“奖励、扶持、培养、服务、保障、荣誉”六个方面,围绕“奖、扶、培、服、住、医、教、户、行、誉”人才创新创业十大要素,打造全方位人才政策体系。8月29日,记者从北京亦庄创新发布会上获悉,《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支持高精尖产业人才创新创业实施办法》即“人才十条”正式对外发布,每年设立1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人才发展,同时国际化引才项目——“千人聚亦”项目正式启动,诚邀1000余位全球菁英引智筑城。

人才贡献率58.17%

真正享受政策“实惠”

“‘人才十条’新政和‘千人聚亦’项目的发布,走出了经开区人才发展的重要第一步。”发布会上,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说。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自2008年以来,北京经开区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从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成立,到建设市级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并打造高端产业领军人才队伍,从组建产业人才协会,启动国际人才社区建设,再到成立人才集团,始终积极营造重才兴才的氛围,致力于引才育才机制的完善。

“把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与经开区高质量发展要求更加紧密地结合后,近年来经开区的人才引进成效显著,人才队伍持续壮大,各类人才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经开区人才贡献率达58.17%,高于北京市平均水平。”经开区有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透露。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经开区人才总量已超过27万人,高层次人才达9000余人,海外学人3700余人,院士3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人。

伴随着上半年经开区“流程再造”和大部制改革棋子落定,为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经开区这次把关注点放在区内企业人才需求问题上。“对标国内领先地区人才政策,整合各方专业意见,我们制定了‘人才十条’政策,使企业和人才真正享受到政策的‘实惠’,这也是我们的初心。”上述负责人说。

作为经开区统筹开展人才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这次“人才十条”的发布就是为了构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精尖产业人才聚集新高地,促进经开区的科技创新和高精尖产业发展。

出炉“纳贤排行榜”

聚焦十大要素

“人才十条”办法适用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生物技术和大健康、机器人和智能制造四大主导产业和其他战略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以及总部基地中的企业和各类人才。并将人才分为4类,即亦城顶尖人才、亦城杰出人才、亦城领军人才、亦城优秀人才。

“政策导向更加明确。从普通人才到顶尖人才都可在政策中找到相应支持措施。”上述负责人称,通过人才分类打造分级奖励服务体系,既回应了各类人才不同需求,又通过加大重点人才和企业的奖励扶持力度,向社会发布经开区的“纳贤排行榜”。

创新发布丨北京经开区发布“人才十条” ,千余

创新发布丨北京经开区发布“人才十条” ,千余

“政策条款更加精准。围绕‘奖励、扶持、培养、服务、住房、医疗、教育、落户、出行、荣誉’人才创新创业十大要素,进一步优化经开区的人才发展环境。”发布会上,经开区有关负责人称,“人才十条”针对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人才的创新创业工作做精准支持。

据悉,为增强经开区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将设立四项人才专项奖励资金,即亦城人才专项奖励资金、博大贡献专项奖励资金、个人经济贡献专项奖励资金和科技成果专项奖励资金。其中,对亦城顶尖人才“一事一议”给予专项奖励资金,亦城杰出人才、博大特别贡献奖获得者、国家科学技术一等奖获得者给予100万元奖励资金,对于为经开区做出经济贡献的个人按照8%至100%的标准给予全员奖励。

为激发经开区人才创新创业活力,设立项目扶持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四个一批”项目,即建设一批企业研发机构、支持一批企业交流活动、补贴一批新入区人才创办企业、助力一批科创类项目。通过提供平台支持、资金支持,促进国际化人才交流互动,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

为助力各类人才成长,完善人才培养专项资助,经开区将实施“四项人才培养计划”,包括人才培养项目配套支持计划、青年人才培养择优资助计划、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资助计划、党组织书记研修资助计划,全面提升各类人才专业化水平,推进青年人才和后备人才队伍梯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