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贵如油——“春雨工程”乡村文旅人才实训班侧记
好雨知时节
一列从四川江油到重庆的高铁,在蜿蜒的山川之中急速穿过,连续几个隧道,让车厢里忽明忽暗,正如此刻车厢里一群人的心情。
“70%!我们景区的人流量同比去年下降了70%!疫情的影响太大了,今年从3月份营业到现在,人流量还是很少。”江油市佛爷洞景区总经理蒲钰明的话中带着焦虑。
“一样的啊,截止今年6月底,我们的营业额只有去年同期的40%多一点!原计划的学生团队春季研学游,由于疫情全部取消,有些拓展公司因此倒闭了!”江油市蜗牛部落的负责人梁琪深有同感。
“这不是单个人的危机,是我们全江油、全国的行业危机。这次培训班是场及时雨!现在疫情原因不能大规模开张,就趁这个时间充充电、练练手、学学招。”市文广旅局市场监督股股长罗敏全程跟进培训,她的话,让学员们感到宽慰。
这是由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与四川省江油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春雨工程”乡村文旅人才实训班。30名来自江油市旅游行业的管理人员、景点解说员、一线导游等,刚参加完在江油市举办的开班仪式,就马不停蹄赶往重庆,参加为期一周的实训。
“春雨工程”乡村文旅人才实训班 开班仪式
“江油,不缺优质旅游资源。我们有悠久的历史,有李白文化、火药文化、红色文化、三国文化,是非常值得深度游的地方。但是,光靠有‘店面’还不行,还得有会‘吆喝’的‘店小二’,会张罗的“店老板”,把‘店面’管理好,把客人服务好。”江油市人社局工作人员张建辉也将全程参与到这次培训中,“这次培训做到点子上了,天时地利人和。时机好、方向好、地方好!”
目的地重庆快到了,疫情之后的行业复苏期也会到来。“春雨工程”把疫情导致的歇业期,转化为从业人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期,让江油旅游在转机到来之前,先练内功,做好起跑前的深度“下蹲蓄力”,学员们既忐忑又期待。
当桌餐遇上火锅
白天加晚上、听课加作业、理论加实践、线下加线上……就像重庆的火锅,不同于四川桌餐,多种调味品和食材,放在一个大锅里熬和煮,熬出浓郁的味道。
“课程安排满满的,就像上高中一样,白天理论加实训,晚上做作业,要交作业,老师还要判作业,紧张又充实。”
在来重庆路上忐忑不安的学员,通过充实的学习,此时心里也有了些底。
“我感受最深的是红岩村的实训,一线讲解员对景区文化的内涵掌握透彻,一个小小的景区能够用故事讲述得如此生动,我回去要好好培训我们的讲解员,了解文化、内化文化、传递文化。”三一农场文旅项目管理人员赵林说。
“在金佛山实训时,老师说,超常服务才叫优质服务,要勇于突破常规,敢于创新。老师还讲,不能光靠制度管人,要发展企业和团队文化,让员工有归属感,他们工作的开心,才能带给游客开心。”蜗牛部落总经理梁琪准备回去马上落实这两件事。
“春雨工程”乡村文旅人才实训班 大足石刻景区实训
学员们有所学有所得,也得益于优秀的导师和工作组精心的安排。
“‘拜师求学’和“围炉夜话”是培训班最突出的两大特色。”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副秘书长马景介绍,“我们对导师是精挑细选的。手把手教学、浸入式授课,理论教学与模拟实操相结合,案例分享、学员研讨与实地观摩相配合,能够切实有效地提升参训学员的从业服务技能水平,真正帮助学员快速成长。”为什么选择重庆,马景说:“川渝是一家,生活习惯相近相通。而且重庆是直辖市,现代化大都市,旅游文化水平高,江油人员到重庆培训,便利、有利、得利。”
“春雨工程”乡村文旅人才实训班 围炉夜话
这次更有特色的,还属“云直播”。
“小班带大班,聚班带散班”,“春雨工程”实现全程直播,在重庆参与培训的是30人,在江油,共有100余人参与了线上培训,观看量近3000人次,让培训的受益面最大化。
“重庆是个很现代化的旅游城市,这次培训我学会了‘直播带货’,回去后把我们江油的‘美景好货’通过直播带给社会。”在李子坝、洪崖洞等网红地,看到无数人拿着手机拍摄视频,学员们深有感触。
润物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