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20-08-08 16:56 的文章

"候鸟"站长朱德明:发挥优势使党建+人才相得益彰

  文昌党员故事 | “候鸟”站长朱德明:发挥自身优势使“党建+人才”相得益彰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8月6日消息 (记者 钟瑜)当前,“候鸟”人才已成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人才补充,在发挥“候鸟”人才作用方面,海南已率先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路子,其中就包括全国首创设立“候鸟”人才工作站。在“候鸟”人才工作站联系对接下,“候鸟”人才充分发挥专业特长,通过科技咨询、项目合作、文化下乡、人才培养等形式为海南服务。

  做“候鸟”的“领头雁”,在新的栖息地展翅高飞。今年65岁的朱德明是海南海上之家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并兼任由海上之家公司党支部负责运营管理的文昌市清澜“候鸟”人才工作站站长。作为工作站负责人,他主动提出不拿工资,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无条件奉献给工作站。近年来,他以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强烈的党性意识引领“候鸟”人才工作,先后在文化、教育、医疗、经济等领域逐层深耕,让“候鸟”在新的栖息地也能发光发热。此外,朱德明还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使“党建+人才”相得益彰,他本人也获得了文昌市首届“椰乡候鸟贤才”的荣誉称号。

  结缘海南

  30年前,朱德明曾被公司派到海南工作过一段时间。工作结束后,他利用休息时间游览了一遍海南,海南的美景便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把海南逛了一遍才发现这个地方是真的美!”说话间,朱德明紧闭双眼,似乎努力想要从记忆中截取一段画面以体现他用语言无法形容的美感。

  30年后,怀揣着对海南的美好向往,退休了的朱德明再次从上海来到海南。“当时在这里看到有房卖,便下定决心要买房在海南安家。”朱德明说。

  在海南安家后,恰逢海南海上之家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上之家)正打算建立党支部,公司在登记业主信息时发现朱德明的各方面经历都比较丰富,是作为党支部书记较为合适的人选。随后,海上之家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并根据《中国共产党党章》等有关规定,选举朱德明为党支部书记。

  作为一名老党员的朱德明知道,在党组织需要的时候,党员更应该起先锋带头作用,而且“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党支部成立后,朱德明通过不断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建设,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抓好“学习强国”平台的学习活动,在他的发动带领下,支部内的一半以上党员较好地完成学习强国学习。此外,还通过发展大学生党员,为党支部注入新鲜血液,让党支部永葆青春活力。在2018年发展了一名预备党员的基础上,2019年又有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被培养成发展对象,党支部的党员数量也由2017年成立时的3人增加到了7人。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朱德明严格按照两新工委的工作部署,坚持学习、检视和整改同步落实。对检视出的突出问题,制定翔实的整改措施上墙予以公布,并排出整改进度表,有序有力加以推进。在2019年10月省委两新组织工委指导组和省委第四指导组来基层调研指导中,党支部开展主题教育的工作和做法受到了一致的肯定和好评。

  “一开始在海南买房只是想过来玩的时候能比较方便的,根本没想过还能当选上党支部书记,并有机会带领党员建设党支部。”谈起在海南被选为党支部书记的过程,朱德明认为这或许就是冥冥之中注定的一种海南缘分。

  如今,朱德明已深深扎根在文昌,并把全身心都投入到海上之家党支部及“候鸟”人才工作站,积极协调并利用当地有利政策及资源,努力把“候鸟”工作站做成文昌的招牌树、迎客松,吸引更多“候鸟”往南飞,共同促进文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海南自贸港建设。

  “候鸟”人才管“候鸟”

  海上之家党支部成立后不久,在文昌市委组织部的委托下,由党支部负责运营管理的文昌市清澜“候鸟”人才工作站成立,朱德明兼任站长。上任后的他主动提出不要工资,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无条件奉献给工作站。朱德明说:“从30多年前与海南结下不解之缘到今天来到海南担任工作站站长,是我从来没有想过的,就是抱着一种情怀来到自己喜欢的地方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而已,钱不钱的都没关系。”

  针对文昌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朱德明将寻找并推荐适配的“候鸟”人才作为工作站的重点工作。为大力推进《文昌市“候鸟”人才义务教育服务三年实施规划》的实施,朱德明带领“候鸟”工作站充分发挥牵头揽总作用,着力推进规划明确的项目落地。在朱德明的努力下,柔性引进两位与名师工作室相配套的教师,两个小学名师工作室已于2019年9月起正式运行,目前所在学校及教育局小学教研室等有关方面反响不错,评价较高,已初显成效。此外,他还组织沪琼两地结对学校开展交流,并联手开展教研培训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在助力文昌市义务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方面显示了良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