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南京诚挚邀请,人才纷
“十万研究生宁聚行动”启动半月推送1.5万个岗位
南京诚挚邀请,人才纷至沓来
南京一直对各类人才求贤若渴。图为市人社局在南京市人才大厦举办服务“四新”企业专场招聘会。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摄
“研究生朋友们:青春与理想相伴,逐梦与城市同行。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南京为你们送上一份‘专属邀约’,助力青春的你们,韶华不负,奋斗无悔……”
最近,这份由南京发出的“硕博人才专属邀请函”在全球各大高校传播。专属邀请函的背后是半个月前的7月21日,南京发布《战疫情促就业 十万研究生宁聚行动方案》,围绕主导产业和8条产业链等重点领域,面向硕博研究生等优秀人才提供10万个以上就业见习岗位,而市委市政府为此将拿出10亿元资金进行补贴。
截至8月5日,短短半个月时间,市、区两级人社部门已开发推送1.5万个优质见习岗位,涵盖2000余家企事业单位。新增见习报名人员1244人,其中吸纳高层次人才813人,具体为博士30人、硕士615人、“双一流”本科168人。
第一时间启动实施,推动人才政策有效落地
召开新闻发布会、制定申报指南、与驻宁高校及各类企业沟通交流……“十万研究生宁聚行动”启动仅半个月,一系列宣传、推介和落地实施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记者从市人社局提供的实施流程中看到,在文件进入决策程序的同时,市人社局就已着手进行相关准备工作。
迅速制定操作指南。第一时间开发线上经办程序,面向毕业生和企业相应制定发布见习计划申报指南、见习单位(基地)申报指南,有意愿者和企业通过“我的南京”APP、市人社局官网即可完成见习师资、见习岗位等相关申报。
分类开展培训布置。紧抓经办人员、驻宁高校、中介机构等重点群体,行动计划发布即同步召开市、区人社工作布置会和驻宁高校及各类企业负责人会议、人力资源机构通气会等,有针对性开展政策宣传解读、业务培训和工作部署,积极动员汇聚各方力量共促行动实施推进。
遴选优质服务机构。认真开展遴选审核,筛选出一批优质人力资源机构,鼓励支持其发挥专业化、市场化优势作用,提升就业见习岗位质量和匹配效率。经自主申报、区推荐、市评审,现已遴选产生首批28家专业人力资源机构参与见习岗位开发对接。
南京城。南报融媒体记者 冯芃 摄
各板块也积极行动了起来——
江北新区依托政务新媒体构建多元化、常态化信息交互平台,及时发布政策推送岗位;玄武区多轮调度、多方宣介并向该区人大专题汇报形成合力;秦淮区率先举办见习岗位发布签约仪式,区委书记出席启动,营造浓厚氛围;建邺区同步出台配套政策,从鼓励中介荐才、加强安居保障、支持企业留才等方面加大奖励扶持力度;鼓楼区第一时间印发3500份宣传册赴重点企业和科技企业上门宣传,并发挥驻区高校资源丰富优势,逐一联系对接动员组织学生积极申报;雨花台区实行挂钩联系、精准督导,并组织楼宇志愿者、街道网格员等开展全方位宣传;栖霞区紧贴市、区主导产业方向,对关联企业开展全面走访,着力挖潜筹岗;江宁区凝聚多部门合力,积极走访对接人力资源机构、东南大学等参与主体,迅速筹集筛选见习岗位,加快推进落地;浦口区专门制作H5场景宣介指南,通过各种新媒体广泛宣传推送;六合区开展全域宣讲,实现区内关联企业全覆盖,并派驻力量下沉一线指导申报;溧水区面向区各部门、街镇开发区、国资平台专题部署推进;高淳区出台《“再造劳动力优势十项行动计划”千名研究生淳聚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年内吸引1500名以上硕博人才目标;经开区召开百家企业动员培训会,解读政策并广泛动员筹岗……
市、区人社服务企业群和海内外高校群、新研机构服务群、各类行业工作群也不断推送政策与操作指南;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等协同发力,通过科技人才专员、科技镇长团等同步推送,扩大影响。
南京人才驿站。资料图片
紧扣主导产业和8条产业链,确保10万优质岗位
此次“十万研究生宁聚行动”最大的亮点是10万个以上优质就业见习岗位,这些岗位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