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出台“巴陵人才新政20条”广纳贤才
岳阳市“巴陵人才新政20条”新闻发布会现场。王志 摄
新华网长沙8月6日电(记者 张晶)5日,记者从岳阳市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岳阳发布“巴陵人才新政20条”,从引才、聚才、育才、扶才、优才等方面发力,系统升级“巴陵人才工程”,打造高质量发展人才高地。
记者了解到,加快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岳阳此次人才新政的亮点之一。“巴陵人才新政20条”进一步向用人主体放权,出台深化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创新编制和岗位管理、激发用人单位主体作用、拓宽人才引进交流渠道等措施。
比如,对全市高层次人才按A、B、C、D、E五个类别进行分类评价认定;建立市县两级事业单位人才编制专户,为已满编事业单位全职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提供编制保障;市属高校、科研院所职务科技成果转让的净收益,用于奖励研发团队的比例不低于70%,用于奖励主要贡献人员的比例不低于奖励资金的50%;允许公立医院打破人员身份限制,实行内部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聘任制等等。
未来5年,岳阳将聚焦七大千亿产业建设,“巴陵人才新政20条”实施高层次人才引领计划,重点引进和培养100名产业领军人才。对新引进的国内外顶尖人才、国家级、省级、市级领军人才,分别给予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的安家补贴;对新引进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给予50-500万元的项目资助;对产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顶尖人才及团队,实行“一事一议”,给予最高1000万元综合支持。
青年人才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巴陵人才新政20条”提出5年内吸引储备300名博士、4000名硕士、5万名大中专毕业生来岳(留岳)创新创业。对企事业单位新培养和引进的博士研究生给予10万元安家补贴,3年内每月给予1000元工作和生活补贴;对相关优势产业链规模以上民营企业招引的35周岁以内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全日制本科毕业生,3年内分别按每月1200元、800元的标准发放工作和生活补贴。
“巴陵人才新政20条”注重本土人才培养激励,坚持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巴陵青年英才、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巾帼英才、文旅融合优秀人才、乡村振兴带头人等人才(团队)选拔,并给予经费支持。同时,提出加大农村本土化公费定向培养大学生力度,5年内定向培养乡村医生、定向师范生、农林水利科技人才和村“两委”后备人选5000名。
在此基础上,“巴陵人才新政20条”举措还包括:5年内岳阳培养引进15万名技能人才,建设“技工强市”;妥善解决人才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安居等方面的问题,构建“智慧人才”服务平台,提升人才服务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