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才“磁场”更强大,人才“软环境”更优渥 无锡扬帆起航,引育开放“共享人才”新生态
今天,2020太湖人才峰会启幕。8月伊始,太湖之滨,万顷湖面卷起阵阵热浪,恰如一座万亿GDP之城张开双臂对人才的热切渴求。“无比爱才、锡望您来”一句诚邀天下英才“来无锡看看”的“喊话”已在全球人才界深度发酵,成为无锡引才聚智的一张新“名片”。无锡正蓄势待发,愿与海内外人才共谋发展大计,这里,“产才城”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人才生态“风景独好”。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无锡招才引智“掷地有声”,截至记者发稿时,20位中外院士,700余位高校院所、世界500强及上市企业、科创企业、投资机构、平台机构的专家、高管和人才代表正汇聚江南盛地,共襄盛举,共绘蓝图。
协同创新,开放共享。“才交会”已连续举办三年,成为无锡这座“全国最佳引才城市”人才生态的“风向标”,为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才发展高地持续注入强劲动能:今年在疫情防控“大战大考”之下,上半年,无锡经济由负转正,GDP同比增长0.8%,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7.3%。人才集聚、产业强市和城市能级间良性互动、深度融合。无锡正扬帆起航,引育开放共享的人才“新生态”。
政策“引擎”马力全开
释放硬核引才强大“磁场力”
筑巢引凤,言出必行。一诺亿元的“大手笔”礼遇顶尖人才,全省第一个地级市给予人才的最高支持政策今年6月下旬在锡兑现,丁汉院士顶尖人才创业团队获1亿元资金支持,这是“太湖人才计划”升级版2.0开出的“最大一单”,“顶尖人才顶级支持,无锡做到了!”
早在2006年,无锡就率先在全国推出了引进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计划,从“东方硅谷”到“太湖人才计划”,从“太湖人才计划”1.0版到升级版2.0,打造开放共享的人才生态,政策“引擎”马力全开,一笔笔“真金白银”通过集中申报、评审和认定为企业带来“及时雨”。
刚刚“出炉”的数据印证了政策“引擎”的强大撬动力,太湖人才创新创业项目较上年增长91%。各路人才项目跻身无锡“赛道”热情爆棚,离不开无锡“拨、投、贷”多元人才投入体系的鼎力支持。
今年2月20日,“创投无锡”迎来历史性时刻,政府开直播,让人才当“主播”,线上路演出乎意料的火爆,疫情期间的连续13场“云路演”活动,助力企业获得融资1.18亿元,线上参与路演总人数达到21360人,平均单次参与人数超过线下路演的8倍。两年多来,“创投无锡”已助力75个人才项目获得融资18.97亿元。
扩大“人才投”蓄水池。今年年初,无锡成立了规模达2亿元的太湖人才天使基金和太湖人才成长基金,通过资本和机构招才引智,短短半年储备了15个高质量人才项目。“不看抵押看信用,不重报表重潜力”,据统计,无锡“人才贷”推出一年多来,已有139家人才企业申请获得了总计6亿元的无抵押贷款,服务企业数和贷款规模均居全省第一。
人才、项目、资金扩容“朋友圈”
助推“产才城”深度融合
4日下午,“太湖杯”国际精英创业挑战赛总决赛落下帷幕,全球1754个人才项目,在四大产业“赛道”上经过为期3个月的激烈比拼,最终决出“12强”晋级本次峰会。整轮赛事更是人才项目与园区、企业、资本高频对接、相互“赏识”的过程。一次大赛,促成众多企业落地生根。
技术瞬息万变,如何让人才要素始终领先一步,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精准发力,创新载体,扩容“人才、项目、资金”朋友圈,变“不可能”为“不,可能”。
作为长三角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惠山区构筑“一镇一院一产业”,让研究院这个看上去高大上的智力平台接牢地气,真正扎根地方,发挥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器作用。如今,惠山区已与相关高校院所合作建立产业研究院54个、产业联盟56个,累计引进专家人才2441名,实现经济效益146亿元。
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产聚才,“朋友圈”不断扩大。先后有16位诺奖得主、36位外国院士与无锡民营企业牵手合作。与全球科创孵化鼻祖PNP等高端引才机构的合作更加深入,形成了“机构牵线、基金支持、人才落户、园区承载”的协同发展模式,近两年已引进高层次海外人才项目6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