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彭陽縣:做好三篇“人才文章”集聚智慧力量
人民網銀川7月28日電 彭陽縣堅持黨管人才原則,聚焦實施“五大人才工程”,做好引才聚才、培才育才、留才用才“三篇文章”,凝聚起高質量發展的強大智慧力量。
做好“引才聚才”文章,把四海賢能招進來。彭陽縣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籌協調,集中開展人才盤點工作。同時,把公開招聘作為調整人才結構、補充人才缺口的重要途徑,制定《彭陽縣招才引智政策指南》,爭取高層次人才招聘崗位21個,吸引54名全日制研究生報名參加﹔結合全縣編制情況,計劃公開招考選調生8名、公務員21名,公開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88名。此外,彭陽縣聚焦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1+3+X”優勢特色產業,柔性引進“候鳥型”人才,實施校(院)地人才合作項目2個,柔性引進區內外院校專家團隊8個23人。其中,縣衛健局牽頭柔性引進8批次34名專家開展駐點幫扶,累計接診病人3300余人次﹔縣教體局牽頭柔性引進職中專業教師9名,協調153名教師來彭開展結對幫扶,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做好“培才育才”文章,讓本土精英冒出來。彭陽縣聚焦實施重點產業人才培養工程、“名師名校名校長”培養工程、醫療人才“雙優工程”、“六盤文化文藝名家”提升工程、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工程“五大人才工程”,落實縣本級人才專項資金110萬元,高質量高起點謀劃實施縣本級人才項目4個,申報區市人才項目2個,推動建設一批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培養一批專業緊缺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加大自治區“基層之星”“西部之光”研修學習選派力度,推薦1名醫療專業技術人才參加“西部之光”研修,落實農林水、衛健教育專業技術人才參加“基層之星”,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等方式,常態化開展人才教育培訓和學習交流活動。此外,採取教育培訓、集中宣講、政策咨詢、現場指導等方式,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累計培訓農村實用人才4000余人,862名農村實用人才獲得新型職業農民認定証書,開展職業技能培訓3700余人次,培育創業實體251戶。
做好“留才用才”文章,促人才環境優起來。彭陽縣堅持黨管人才原則,貫徹落實全區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暨基層黨建工作重點任務推進會精神,縣委主要領導帶頭,引領縣級領導干部“一對一”包抓重點企業25個,點對點”直接聯系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積極幫助解決困難。持續深化閩寧對口扶貧協作,用好用活縣本級人才專項資金53萬元,建立設備齊全的人才公寓7間,為廈門來彭挂職11名專業技術人才發放生活和交通補助,進一步營造引才舒適環境。貫徹落實《固原市引進人才補助資金和住房補貼發放管理暫行辦法》,為引進的2名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發放一次性補助資金各20萬元。同時,廣泛開展人才宣傳選樹表彰,推薦“塞上英才”“六盤英才”2人,國務院、自治區政府特殊津貼5人,在疫情防控中組織開展“五個一”“五個一批”和“我身邊的戰‘疫’模范”推選活動,嘉獎表現突出醫護人員10名,發放7164名“戰斗在疫情斗爭第一線”人員慰問資金88萬元,營造了尊重人才、愛惜人才的濃厚氛圍。(趙茉鈺 譚成帥)
人民網黨建創新課程體系《黨建經濟學》常年面向全國招生
(責編:趙茉鈺、賈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