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20-07-26 11:29 的文章

武昌工學院:提高大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培養新興產業急需的應用型人才

“想要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那就用青春的奮斗,換誰也偷不走的閱歷。”武昌工學院2016屆畢業生陳波畢業僅四年就已成為網易公司基礎架構工程師。頭發不少,顏值爆表的他被大家笑稱為不一樣的程序“猿”。在他看來,在自己這場沒有彩排的人生中,大學四年值得用一生去反復品味。

據了解,1993年12月出生於湖北荊門的陳波,於2016年從該校信息工程學院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畢業,同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江蘇大學繼續攻讀新型存儲系統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生期間,他作為訪問學者前往清華大學高性能所交流學習,這段學習經歷不僅加深了他對計算機系統的理解,更堅定了在專業上繼續進步的決心。

“所謂努力的意義,就是在以后的日子裡,放眼望去,全部都是自己喜歡的人和事。”陳波說,大學期間應該懂得“走出去”的道理,用腳丈量世界。據悉,陳波在校期間憑借優異的成績和能力,多次獲得校級一等獎學金和國家勵志獎學金,還獲得了第五屆“藍橋杯”軟件設計大賽湖北省賽區一等獎。“‘藍橋杯’的決賽在北京舉行,這場比賽不僅讓我結識了更多優秀的同齡人,見識到許多優秀的互聯網公司,還徹底地打開了我的視野,讓我有了繼續攻讀研究生的想法。”

“愛學出勤奮,勤奮出天才。”陳波說。如今,他就職於網易公司互動娛樂事業群,擔任基礎架構工程師一職。工作期間,他曾負責物理服務器的通用硬件健康檢查項目和硬件排障項目的開發,將其順利落地並運用於網易的線上業務,為業務提供了穩定高效的服務器基礎設施。目前,他主要負責服務器等基礎設施的測試和運維、高性能網絡的調研以及基於RDMA的分布式存儲系統的開發等工作。“人就像是一台計算機,大腦就是電腦的核心,懂得將知識輸入並存儲,進行歸納、總結和記憶,再以某種方式輸出,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轉眼間,陳波畢業離開學校已經四年了。”提及陳波,輔導員李丹丹老師說道。“他不僅學習認真、刻苦,具有鑽研精神,也敢於挑戰自己,參加了校內外許多比賽,曾屢戰屢敗卻又屢敗屢戰,最終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作為班干部很有責任心,團隊意識也很強,這些品質也為他的工作和人生之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這些年來,學院積極推進校企合作,共建了30多個大學生校外實習實訓基地,與上海劍橋科技、烽火虹信、精倫電子、中材集團武漢分公司、大金空調、小米通訊、極客營、蘇州高達、華工正源等企業簽署實習就業合作協議,為學生實習實訓和創新創業提供了良好條件。”據信息工程學院院長龔義建介紹,學校與北京干鋒、中軟國際等公司共建了6個校內共建實驗室(創新基地),為學院開展大學生實習實訓、大學生科技活動和科技大賽、創新創業、項目培訓和項目研發等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為提高大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培養新興產業急需的應用型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翟雨賢 劉麗媛)


(責編:關喜艷、周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