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20-07-07 12:31 的文章

我市举行“为开放招商、项目带动提供人才支撑

我市举行“为开放招商、项目带动提供人才支撑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委网信办主任唐炳椿: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由莆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当今世界,人才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本场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为开放招商、项目带动提供人才支撑”。今天,我们很高兴请来了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卓晓銮,市委组织部和市人社局有关同志出席发布会,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们的问题。

首先请卓部长介绍我市出台的《关于支持“双招双引”的十条意见》和《关于加快培育集聚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实施意见(试行)》的基本情况。

我市举行“为开放招商、项目带动提供人才支撑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卓晓銮:

一、出台两份政策性文件的背景

当前,我市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围绕省委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的要求,聚焦市委市政府“突出开放招商 强化项目带动”中心工作,加快推进我市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在持续抓好“壶兰计划”政策落地的同时,根据我市产业发展布局和人才需求实际,进一步对我市人才政策进行调整充实和优化完善。

此次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支持“双招双引”的十条意见》和《关于加快培育集聚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实施意见(试行)》两份文件,从柔性使用“高精尖”人才和培养集聚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两个方面出发,着力打通人才链、产业链、教育链、创新链。一方面,通过“双招双引”,也就是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创新柔性引才模式,提升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吸引高层次人才、项目、资金、团队、科研机构等创新要素和智力资源来莆兴业创业,为我市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注入新动能;另一方面,以职教为源,培养和集聚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构筑创新创业创造高地,为推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输送大批产业人才,真正变“人口红利”为“人才红利”,实现产业和人才“双轮驱动”。

二、此次出台两份文件的特色亮点

《关于支持“双招双引”的十条意见》(以下简称《十条意见》)是“壶兰计划”的提档升级,特色亮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引才模式更活:①首次推出自主评价人才模式,突出企业用人主体作用;②建立“人才飞地”模式,对柔性使用在外“高精尖”人才的企业进行薪酬补助;③创新使用编制周转池,保障新引进人才编制待遇无缝衔接。二是补助力度更大:①提高对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的补助标准;②提高对新型研发机构的资助标准;③提高对院士专家工作站的补助标准。三是惠及范围更广:①政策惠及面涵盖招商增资项目、总部经济项目、在莆存量企业等,充分突出开放招商、强化项目带动;②采取“职务+薪酬”认定模式,扩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认定范围;③发挥资本带动作用,对引入社会资本投资的创业团队也纳入政策范围。

《关于加快培育集聚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实施意见(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将人才认定层次拓宽至技术技能人才范畴,是我市人才评价向技术技能人才领域的延伸和补充。制度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育”为主,围绕我市“343”重点产业规划,健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导向机制,明确技术技能人才培育方向,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创建技术技能人才培育实训基地。二是以“用”为要,鼓励全日制本科和高职院校毕业生在莆就业创业,对在莆就业创业的毕业生及吸纳毕业生就业的中小微企业进行补贴;加快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提升技术技能人才补助标准,对开展技术技能竞赛进行补助。三是以“留”为本,以优厚政策待遇留住技术技能人才。完善人才评价制度,遴选“工匠之星”纳入“壶兰英才”管理,建立健全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畅通技术技能人才交流成长通道,保障技术技能人才住房和子女就学,营造尊重技术技能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唐炳椿:

感谢卓部长的介绍。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欢迎记者朋友提问。提问前请举手示意,并自报身份。提问现在开始。

我市举行“为开放招商、项目带动提供人才支撑

福建日报记者:

我市一直高度重视人才工作,能否请您介绍一下近年来我市人才工作总体成效?

卓晓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