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区加大高层次卫生人才引育力度 为打造中国
厦门市第五医院定期召开高层次人才座谈会,切实解决人才需求。(资料图)
厦门网讯 (文/厦门日报记者 邵凌丰 通讯员 余庆东 黄彩虹 图/厦门市第五医院提供) 6月20日上午,在厦门市第五医院学术厅里,一场关于医学知识的盛会正在上演——姜杰、钟鸿斌、梁富龙、崔立山、何晓阔、洪苓苓、李勇胜、刘亚林诸位教授先后登上讲台,就各自擅长的领域作了精彩的学术分享。
作为2020厦门首届人才服务月活动之一,翔安区首届名医论坛汇聚了全区近五年来引进的优秀高层次卫生人才,论坛由中共厦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翔安区卫健局、厦门市第五医院主办,中共翔安区委组织部协办。
活动以展示翔安区高层次卫生人才风采、搭建联系卫生人才新桥梁、完善服务卫生人才新举措、凝聚卫生人才新共识为目标。各位教授的学术分享是论坛的重头戏,这既是一次分享会,同时也是近五年来翔安区引进优秀高层次卫生人才工作的汇报会。
这同时还是一次鼓劲会——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有力地提振了全区卫生人才的精气神,为翔安区的持续发展储备了深厚的人才资源。
近年来,翔安区在招才引智上重点布局扶持,尤其是在卫生领域加大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优化全区卫生人才队伍结构,同时做好人才服务,帮助卫生人才扎根翔安。作为卫生人才在翔安施展拳脚的主阵地,厦门市第五医院将在三至五年内努力建设省内乃至国内知名学科或医学中心,为打造“中国生命科技之城”注入全新动能。
组织有力 人才引进有“办法”人才保障有“例会”
在厦门市第五医院,每周都要开一次例会,专门研究解决引进人才的工作条件、落户、职业资格、医疗、保险、税收、配偶安置、子女入学、住房等方面的问题。
每周一次的“人才专题会”由医院专门成立的高层次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小组组长、副组长由院长、书记亲自兼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分管人事工作的院领导担任,成员由各职能科室主任担任。
这是该院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市人才政策的真实写照。近年来,该院制定了《厦门市第五医院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工作暂行办法》,以人才引进工作作为人才建设工作的抓手,党政主要领导认真履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除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每两周开一次例会、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周开一次例会,院长办公会及院党委会每月还听取人才工作汇报一次,研究部署人才引进及人才保障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该院还定期召开高层次人才座谈会,切实了解并解决人才需求。
政策配套 院内设有“服务站”政策支持精准到位
有了坚强的组织保障,还要有畅通的渠道。厦门市第五医院在院内设立了高层次医学人才服务站,同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和服务热线电话,明确工作职责和责任人,为高层次卫生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此外,还及时收集相关问题,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一时难以解决或需要多个部门协同解决的重大人才服务工作事项,主动争取支持帮助。
有了明确的问题指引,政策支持就能更加精准到位。厦门市第五医院一直积极帮助引进的人才解决实际困难,努力为引进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平台,给予引进人才在岗位聘任、绩效考核、科研经费、团队建设等方面充分的政策支持。
在住房方面,医院予以高层次人才适度配套院级人才津贴(共3年),或帮助在医院周边较好社区租赁人才房,医院予以适度配套补贴;在岗位方面,聘任部分引进的有管理能力的博士后、博士为科室主任;部分博士岗位职级高聘一级(院内聘任);在经费方面,如科研启动经费医院予以按比例配套,部分科室由引进的博士后、博士重新组建工作团队;同时,医院还帮助人才解决家属工作、人才子女就读等问题。
创新模式 “以才引才”招进来主动上前“走出去”
现有人才就是招贤纳士最好的“活招牌”,他们的现身说法,有说服力,“以才引才”有助于提高引才效率。就在去年,市第五医院四年前引进的高级人才、神经外科博士崔立山主任通过自己在医院就职的点滴经历,从硬件到软件,从环境到人员等,说动了一位高级人才。这位高级人才通过到翔安区和市第五医院实地走访,又与医院领导班子座谈之后,很快就下定决心到翔安区来发展——2019年,这位高级人才作为第六批高层次人才引进到市第五医院。此外,市第五医院还通过“走出去”模式主动寻找人才,一方面积极参加各类招聘活动,另一方面在区相关部门领导带领下,到医疗相对发达地区进行人才引进推介活动,先后到中国医科大学、北京大学等医学院校和高校举办高层次人才专场招聘,也引进了一批人才。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