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20-07-01 14:40 的文章

“青马工程”描绘青年政治人才的鲜明底色

原标题:“青马工程”描绘青年政治人才的鲜明底色

编者按

历时10余载,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以下简称“青马工程”)坚定为党的事业和队伍输送新鲜血液的政治站位,育英才百万,已成为共青团组织彰显政治性特征、聚焦思想政治引领主责主业的重要工作品牌。

2013年,“青马工程”被纳入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2017年,被列为《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重点项目的第一项。其间,“青马工程”形成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等一系列制度规范,建立了全国、省级、校级三级培养体系,健全了党性修养、理论学习、实践锻炼等课程体系,形成了多方协作支持的工作机制。

2019年,共青团中央将“青马工程”作为履行根本任务和政治责任的重要载体,明确以科学化培养“具有忠诚的政治品格、浓厚的家国情怀、扎实的理论功底、突出的能力素质,忠恕任事、人品服众”的青年政治人才为目标,突出“培养培训”并重,着力“提质扩面”,着重描绘了青年政治人才的鲜明底色。

2020年,共青团中央联合教育部、民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意见》,对新时代深入实施“青马工程”作出部署安排。

---------------

“中国好,中国兴盛,我的责任!”

去年5月13日,2019年全国“青马工程”210名学员,在中央团校齐声喊出这句充满家国情怀的话语,开启了为期一年的学堂生活。如今,他们带着丰硕的成果和感悟迎接即将到来的“毕业典礼”。

“集中政治理论学习、体验式实践教学、日常训练和考核、经受疫情大考、与导师合力完成学术研究……这一年的培养让我深刻理解了贺军科书记在开班仪式上对我们说的‘政治忠诚既是青马学员的首要标准,又是青年政治人才的最鲜明底色’的内涵。”国企班学员郭连飞,在他的“培养总结和心得”里详细记录了在青马班的收获。

“这是一次与信仰的对话。”农村班学员刘冬雪在“青马工程”学习中领悟到了“苦中自有清香在,脱贫致富在基层”的含义。

2019年,“青马工程”着力“提质扩面”,在开设高校班的基础上,选拔60名国有企业青年技术和管理骨干、50名农村青年典型和青年致富带头人组成国企班和农村班,并邀请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学者为学员进行理论指导,对标青年工作骨干画像科学培养,在为党输送一批真正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群众工作能力突出的青年政治骨干方面作出新探索。

集中“解渴”,增强理论学习厚度

“这是一次政治理论的集中‘解渴’,是一场精神洗礼。”高校班学员代成军是西安交通大学崇实书院的一名学生兼职辅导员,在自己阅读经典理论书籍的同时,他还开设了“经典阅读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专题”线上课程,帮助同学们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真正内涵。

2019年,全国“青马工程”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进一步明确培养青年政治骨干人才的定位,优化课程体系、细化培养方式,设置了为期2周的集中政治理论学习。

为增强理论学习厚度,集中理论学习又分为公共理论课程和分班专业课程。公共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设置,3个班统一授课;专业课程则分别结合3个班学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国有企业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等侧重点,设置特色课程,分班授课。

为加强学员自主学习,“青马工程”还积极为学员创造展示和交流的机会。如2019年11月,全体学员参加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班,深入了解“中国之治”的精神内涵。

此外,学员们还可打破国企、农村、高校班的界限,交叉分组结合自身岗位和工作实际进行交流。

“在高校班学员探讨如何更高效地联系、服务和培养青年后,我才想到可面对企业拟招聘的大四和研究生三年级学生,成立岗前新型团支部,提前让大学生们融入企业大家庭。”国企班学员谢菲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青马工程’不仅有紧跟新时代的理论学习,还有高效顺畅的学习交流渠道。”

经过13年的发展,“青马工程”工作成果显现。

一方面,培养了一批青年骨干人才。对前10期全国学员的调查显示,72%的学员目前在高校、国企、党政机关就业,15%的学员主动选择扎根最基层,91%的学员表示参加“青马工程”对自己人生发展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