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土人才能力“强”起来
近年来,南京市江宁区通过搭建平台、政策扶持等措施,充分发挥乡土人才在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重要作用。(2020年6月15日,中国组织人事日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关键在于汇聚一批优秀的农业农村人才。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就必须要开发乡村人才资源,强化人才支撑,不仅需要引进专家教授、科研人员等高端人才,更需要培育掌握一技之长的“土专家”和沾满泥土气息的“田秀才”。加强乡土人才队伍建设,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坚定决心、留得安心、更有信心,激励乡土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要树立“有用就是人才,人才就在身边”的观念,让乡土人才地位“高”起来。建立乡土人才重点培养机制,加强对乡土人才队伍的培养,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顾问,积极推荐优秀乡土人才参选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选树优秀乡土人才典型,加大宣传力度,让他们获得更多的社会尊重和社会荣誉,提高存在感、获得感、满足感。
要深入调研乡土发展现状,让乡土人才能力“强”起来。组织开展乡土人才重点项目、评选活动等,把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人才发展总体规划,为他们搭建发展平台。分级分类建立乡土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对“土专家”“田秀才”进行再教育、再学习、再培训,鼓励他们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并给予培训、进修补贴,进一步提高乡土人才技术技能。夯实乡土人才职业发展基础,不断厚植乡土人才引领发展的新优势。
发展产业经济,让乡土人才腰包“鼓”起来。乡土人才肩负着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重要责任。在规划发展村级产业、村级集体经济时,要把乡土人才手艺技艺考虑进去。对于他们创办领办的企业、合作社等要给予扶持,派出专业人员指导乡土人才打造“互联网+产业”,拓宽销售渠道,开辟群众增收致富的“快车道”,达到“发展一片产业、带动一方群众”的示范效应。(四川省成都市李露)
[ 责编:王宏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