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20-06-30 05:24 的文章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引领复语复合特色人才培养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引领复语复合特色人才培养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引领复语复合特色人才培养

 
 

■ 学校简介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是周恩来总理提议,于1964年10月成立,是一所以外国语言文学和旅游管理为优势特色学科,文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等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著名高校,是国家外语、翻译、旅游、经贸等人才培养与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全国第一批本科招生院校。学校秉承“中外人文交流”使命,以服务国家战略和首都发展为己任,以“融中外、兼知行”为办学理念,坚持内涵发展,强化交叉融合,致力于培养“多语种复语、跨专业复合”、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努力建成具有鲜明北京特色的高水平外国语大学。

■ 专业概况

5个学科门类:

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哲学;

17个教学单位;

45个本科专业;

28个外语语种。

教育部“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英语、日语、俄语、阿拉伯语、旅游管理、翻译、财务管理

国家级特色专业:日语、阿拉伯语、英语、旅游管理

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日语

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旅游管理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学科

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外国语言文学、旅游管理、企业管理、国际贸易

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翻译、旅游管理

■ 师资力量

500余名专业教师

70%以上海外留学背景

55%以上博士学历

2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8个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

120余名外聘兼职教授

60余名外国专家

新中国早期资深翻译家李越然、苏琦、周锡卿、董乐山、管震湖、李传松、王志佑、王文炯、舒雨等先生都曾在学校弘文励教。

■ 外培、双培计划

北二外“外培计划”简介

学校贯彻落实“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积极开展“外培计划”,与海外知名高校的校际协同培养工作,招收部分京籍优秀学生到海外知名高校开展为期3年的访学活动。北二外“外培计划”按照“1+3”培养机制进行培养,第一年在二外学习,第二年到第四年在海外高校培养,中外双方学分互认,学生符合规定条件,毕业时可以获得中外双方学历学位证书。学生海外学费由政府全额资助,协同培养的海外高校和专业都是一流大学和知名专业。为保证培养质量,学生到海外院校全部是插班学习。

“外培计划”专业志愿在北京提前批B段填报。北二外今年的“外培计划”招生人数和具体分区计划待确定后公布。

北二外“外培计划”特色

1.1+3模式中外双方学分互认,并颁发双方学历学位证书;

2.所有专业在外学习期间要求课程一致,插班学习,不独立成班;

3.海外学费由政府全额资助。

北二外“双培计划”简介

学校贯彻落实“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积极开展“双培计划”,与在京中央高校的校际协同培养工作,招收一批京籍优秀学生到在京中央高校访学。“双培计划”按照“3+1”培养机制进行培养,前三年在中央高校培养,第四年在二外学习。学生只需交纳学籍所在学校的学费、住宿费等费用,没有额外费用。双培计划对接的专业都是央属院校重点专业,同时与北二外特色专业进行复合培养。“双培计划”学生达到毕业条件的学生将获得二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将被授予二外相关专业学位证书。

“双培计划”专业志愿在北京提前批B段填报。北二外今年的“双培计划”招生人数和具体分区计划待确定后公布。

北二外“双培计划”特色

1.北二外特色专业与中央部属院校重点专业复合培养,优势互补;

2.在中央部属院校期间的培养费用由政府全额资助,学生只交纳学籍所在学校的学费、住宿费等费用。

■ 先进的人才复合培养模式:

专业复合双学位、高端实验班等

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开展校内融合培养,实行“多语种复语”“跨专业复合”的培养模式。学有余力的学生,除主修专业之外,达到相应条件,可获得复合专业的辅修证明或双学位证书。

学校组建了以培养拔尖翻译人才为目标、以“中、英+小语种复语”方向为特色的校级翻译人才实验班,全校各专业排名前列的学生可通过考试在大二时进入实验班学习,实验班课程以翻译和复语为特色,培养能胜任外事外交工作的高层次、复语型翻译人才。2020年,依托于校级翻译人才实验班,我校翻译专业中英西复语、中英法复语、中英俄复语、中英阿复语方向将首次在本科普通批次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