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20-06-19 03:58 的文章

西安国际港务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促进高质量发展

[摘要]西安国际港务区自“造港开埠”以来,尤其是近几年随着中欧班列长安号 “加大马力”,园区内临港产业、电子商务、新金融、现代商贸物流、文体健康产业聚集,成为陕西省、西安市为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而设立的经济先导区,是陕西自贸区的核心板块,是大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东部新中心和第十四届全运会主场馆所在地。

原标题:党建引领 人才支撑 就业同行,西安国际港务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促进高质量发展

西安国际港务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促进高质量发展

“通过专项活动,打通人才端、企业端、数据端和技术端的综合人才服务平台,打造企业与人才的招聘生态链,从根源上解决招聘难、就业难、宣传难等系列问题。” 日前,西安国际港务区“陆港+·聚贤·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正式启动,活动为区内企业解决了招聘问题,为求职者解决了就业难题,切实将招才引智和稳就业、保就业落于实处。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当前人才红利已逐渐取代人口红利,人才的竞争也从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实现了规模的下沉,成为各区域竞争的制胜点。今年以来,西安国际港务区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持续发力,以打造“丝路新C位”人才品牌为契机,充分打造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形成以人促产-以产兴区-以区养才的良性生态圈。

坚持党建引领 打造特色人才品牌矩阵

西安国际港务区自“造港开埠”以来,尤其是近几年随着中欧班列长安号 “加大马力”,园区内临港产业、电子商务、新金融、现代商贸物流、文体健康产业聚集,成为陕西省、西安市为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而设立的经济先导区,是陕西自贸区的核心板块,是大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东部新中心和第十四届全运会主场馆所在地。

国际港务区党工委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把机关、企业、学校、科研院所、人才编织成“网”,高效引领、逐步发展形成长效机制,带动核心产业的再聚集、再发展。

西安国际港务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促进高质量发展

西安国际港务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促进高质量发展

园区要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国际港务区确立“丝路新C位”的整体人才品牌,就是将要人才放在园区发展的重要位置。

日前,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委员、陕西省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吴刚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国际港务区要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在平台建设、门户建设上有更多的作为,使国际港务区成为聚集、吸纳高端人才、商业资本,特别是新的生产要素——数据经济——融合和汇聚的洼地,成为数据产业、商业资本的交易中心,成为“三个经济”的汇聚之地。

正是基于这样的发展目标,国际港务区“丝路新C位”的人才品牌构建了全视角引才、全方位用才、全链条育才的整体发展体系,大力发展如教育、医疗等特色板块的系列人才子品牌。这样的品牌战略被称为“1+N”,国际港务区在“丝路新C位”的核心品牌下,充分挖掘特色人才板块,形成若干个区域性的子品牌,丰富人才品牌。

筑牢人才支撑 促人才品牌产业共提升

明确了人才发展品牌,国际港务区党工委将人才培养引进作为园区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站在“一带一路”的桥头堡上,西安国际港务区正在以中欧班列长安号般的速度迅猛发展,吸引着各方人才的目光。

5月8日,西安国际港务区牵手陕西师范大学、铁一中,通过全托管模式的紧凑型名校+,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和全新的教学管理模式,使国际港务区在短时间内实现办学质量提升;

5月9日,西安国际港务区文旅人才培养基地暨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产学研基地正式揭牌,致力打造教学、实践、科研、生产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新机制,打造文旅行业“政产校企”合作的典范;

……

这样的强强联手,是“丝路新C位”人才品牌自5月正式开始打造以来的成果,是国际港务区筑牢人才支撑工作的具体体现,也是园区下大力气推动人才品牌与实际工作快速结合、共同提升的具体体现。

除此之外,西安国际港务区以“陆港+·赋能”为子品牌,开展了线上线下培训、多种主题的自贸区企业沙龙等10余期活动。

推动就业同行 打造人才品牌良性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