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20-06-03 14:39 的文章

是不是人才,用人单位说了算!青岛这波操作“

是不是人才,用人单位说了算!青岛这波操作“

人才是一个城市最大的动能,只有用一流的人才,才能干出一流的事业。

青岛今年提出全年引进聚集各类人才25万人的目标。在各行各业受疫情冲击的情况下,这个目标一点都不低。

各地“抢人大战”愈演愈烈。青岛最近也是大动作频频,出台了不少重磅政策。不过这次,青岛拼的不是奖补力度,而是制度突破——

6月1日,青岛聚焦上合示范区和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两区”建设推出人才新政。政策最大的亮点在于,创新市场化人才评价机制,把新锐人才、拔尖人才等评价权交给企业;根据产业需要精准引才,聚焦“两区”重点产业领域尖端人才、外事外语外贸等人才,创新激励机制。

同日,市北区也推出人才高地建设六大工程,紧扣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和需求,出台高层次产业人才认定办法。将人才政策自主权交给企业,招什么人、让谁享受政策,都由企业自己说了算,为企业招才引智提供政策杠杆。

不谋而合的两波政策,改革力度很大,市场味很浓。打破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凭能力、凭实绩、凭贡献评价人才。青岛如今更加关注的,是用市场的逻辑转变引才留才用才的打法,在用足用活现有政策基础上,破除制度壁垒,增强人才活力。

01

引什么人才,先看有什么产业

是不是人才,用人单位说了算!青岛这波操作“

去年以来,上合示范区、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等国家战略的叠加让青岛再一次站上了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前沿。要实现总书记为青岛确定的战略目标,打好打赢15个攻势,走好开放创新引领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归根到底靠大量优质的、与青岛资源禀赋相匹配的各类人才。

目前,上合示范区各项工作快速起势,总投资571亿元的45个项目加快推进,新增307家贸易类企业入驻。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挂牌运行,政策试点加快实施,新增注册企业1851家。

项目落地、企业入驻后就要搭班子组团队,怎么吸引人来?如何避免泛泛的招才引智,实现人才引进与产业的高度匹配?

要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先要研究这里都有什么产业,需要什么人才。在最近出台的人才政策中,可以看出政府部门在综合施策、精准发力上下足了功夫。

上合示范区提出建设区域物流、现代贸易、双向投资合作、商旅文交流发展和海洋合作“五大中心”;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则确定了现代海洋、国际贸易、航运物流、现代金融、先进制造等重点产业。围绕这些产业领域的尖端科研人才、外事、外语、外贸、国际金融、涉外法律等人才必然十分抢手。于是,青岛聚焦“两区”建设急需的人才拟定政策,创新重点领域人才激励机制——

比如“两区”全职引进上合组织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优势领域的尖端科研人才,可获500万元安家费;

贡献突出的外事、外语和外经贸人才,可作为单独系列参加市级拔尖人才选拔;

“两区”支持发展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外资金融机构领办人,与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机构合作的金融机构领办人或入选国际化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工程人才,最高可获20万元补助;

高层次涉外法律人才可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标准给予30万元奖励资助;

赋予“两区”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事业单位选人用人自主权,可采取备案制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专业性较强的职位或重大项目,可采取聘任制引进公务员。

青岛市北区发力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核心区。6月1日,市北区发布的人才高地建设六大工程,同样聚焦企业实际需求,紧扣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围绕新航运、新贸易、新金融、工业互联网以及12大产业平台、“六个千亩”产业集聚区重点产业领域,市北区将市级以上总部企业、上市企业、重点税源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人工智能、大健康、新材料等科技创新领域的高端研发人才,世界技能大赛获奖者、全国技术能手等高技能人才,以及连续两年税前年薪80万元以上高价值人才,直接认定为市北区高层次产业人才。对这些人才,市北区将给予个税扶持、租房补贴、资金奖励等政策,集聚高端产业人才、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02

是不是人才,用人单位说了算

是不是人才,用人单位说了算!青岛这波操作“

围绕人才的“引育用留”,落实用人单位自主权,人才评价是个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