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20-05-27 07:28 的文章

全國人大代表任鳴建議加強戲劇導演人才建設

全國人大代表任鳴建議加強戲劇導演人才建設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任鳴。(受訪者供圖)

人民網北京5月26日電 (尹星雲)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正在北京召開,全國人大代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任鳴在本次會議上建議加強戲劇導演人才建設,為此,記者對他進行了電話採訪。

戲劇作為舞台藝術的主要類別之一,是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手段。“在戲劇創作過程中,戲劇導演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導演直接對一部戲劇的藝術質量負總責,決定舞台作品最終的呈現狀態,是戲劇創作中的核心人物和主帥。”任鳴坦言,目前,戲劇導演專業人才隊伍需要進一步提升,對青年導演的培養方式、培養力度、培養質量都應更加提高。青年導演需要更多的舞台實踐平台,特別是執導經典作品的機會。

北京人藝向來非常重視戲劇導演的培養,還形成了一個傳統,很多優秀的演員也都成為了優秀的導演,“比如顧威老師、蘇民老師、藍天野老師、刁光覃老師原來都是演員出身,他們綜合素養很高,也有當導演的才華,而且當了導演之后也沒有放棄演出,這也可以算是人藝的一個傳統了。”任鳴還介紹,楊立新、馮遠征、王斑等優秀演員也有導演才華,在積累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也導演了很成功的作品,“我們對年輕導演的培養也非常下工夫,隻要有才華、有興趣,我們就最大程度地來發掘他們的潛力”。

“在國家層面或業界認可、公信度較高的戲劇獎項中,已沒有專項設立的戲劇導演獎,獎項設置不夠合理。”任鳴告訴記者,原有的文華優秀導演獎、話劇金獅獎優秀導演獎等都被取消,目前,作為舞台藝術的最高政府獎項,文華獎隻設立劇目獎和表演獎,這使得導演類獎項出現空缺,與戲劇導演在舞台作品中的作用和地位並不匹配,不能凸顯導演在劇目創作中的核心作用,“我認為,這是一種很大的不足和缺陷,嚴重影響了戲劇創作中廣大導演工作者的積極性,使他們的成績無法以獎項的形式得到認可、肯定和表揚,這對於戲劇藝術的正常發展是不利的,對於戲劇行業出精品、出人才也是不利的”。

為此,任鳴建議,在國家級的舞台藝術表彰中恢復設立戲劇導演獎項,用以肯定戲劇導演在舞台作品中的作用和貢獻。同時,在藝術人才資助等相關項目中,對導演人才的培養扶植應有所傾斜,鼓勵和引導導演在藝術創作過程中發揮更大作用,劇協、文聯等團體組織應有計劃地舉辦導演專業人才培訓班,加強同行業人才之間開展跨地區、跨門類、跨劇種的交流和戲劇觀摩,開拓導演人才視野。此外,文藝院團應加強戲劇導演隊伍建設,制定針對性強的培養計劃,努力為青年導演搭建實踐平台,特別是在經典劇目的排演工作中,應建立“傳幫帶”制度,使戲劇更好的傳承發展。專業院校導演系也應與文藝院團建立合作關系,加強在校期間的跟組實習實踐,提高導演專業在校生的業務能力和水平。

近日,北京文學藝術獎揭曉,由任鳴執導的話劇《玩家》獲此殊榮,他認為這部作品是對京味兒話劇新的探索與嘗試,“2016年排演出來之后效果就比較好,因為它反映現實生活,很多專家看完之后,認為跟傳統的京味兒作品是不一樣的,是有新東西的,從內容跟形式上都是有所發展跟創新的。”能受到大家的認可,作為導演他也是很欣慰的。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和首都的各大劇場一樣,北京人藝劇場也取消了所有演出計劃,至於觀眾何時能走進劇場,任鳴表示,還要根據疫情實際情況而定,不過人藝已經做好了准備,一旦接到可以開放劇場的通知,就可以立即開展排演工作,“因疫情原因停演的劇目,以后會找合適的檔期重新上演”。

2003年非典過后,北京人藝推出的相關主題話劇《北街南院》受到了觀眾的好評,今年人藝會不會根據此次疫情也推出相關話劇呢?任鳴告訴記者,藝術創作都會有一個過程,目前只是在收集一些素材,“我們也對疫情、對疾病進行著深入的思考”。

6月12日是北京人藝68周年院慶,為此,當天會有戲劇紀念活動,並進行線上直播,在疫情防控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能會邀請部分觀眾走進劇場。

北京人藝的擴建工程北京國際戲劇中心的建設情況也備受矚目,任鳴透露,該工程正在有序推進中,預計明年四月份落成,“明年我們會推出新的劇目,計劃在明年七一之前能在新劇場與觀眾見面”。


(責編:尹星雲、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