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煤公司构建“立体化”模式着力培育强企“人
高庄煤业公司注重加大青年职工培养力度,持续完善立体化、精准化、多元化青年人才培养考评机制,通过各类实际、实用、实效的教育培训方式,奏响青年人才培养“三部曲”,着力育强矿井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青苗”。
“我们先安排新入职的青年职工以‘岗位工’的身份到一线单位进行跟班见习,全面了解和掌握岗位操作技能和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及施工工艺。”该公司组织人事科负责人王翔介绍,他们致力畅通青年人才培养渠道,分层次、分类别加强青年人才管理,打破空间壁垒,实施“立体式”培养,畅通发展通道,通过单位内部、专业内部跨专业轮岗等形式,强化青年成长历练,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打下基础。
他们通过实习锻炼,将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口碑好的青年职工纳入“后备人才库”,并对其进行专题培训、轮岗锻炼,同时根据安全情况、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学习情况、群众威信、履职尽责、工作成绩等内容,对其进行月度考评、季度考评以及年度综合考评。设立“每天进步一点点”工作项目,实施鼓励激励机制、容错纠错机制、能上能下机制,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让青年人才培训工作每周有落实、每月有展示,促进青工快速成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该公司立足“精准灌溉”,坚持师带徒制度,进一步完善师带徒约束与激励机制,明确师傅带徒、徒弟出师的指标和标准,实施师徒捆绑考核,带徒成绩既与绩效工资挂钩,也是师傅业务技能晋升的重要依据,真正起到“老师傅传授经验,新职工快速成长”的作用。不断丰富“劳模座谈分享会”“高煤论坛”等技能培训活动内涵,用请进来的方式,邀请矿区有丰富技术经验的“老师傅”分享自身工作经验、技术创新技巧,运用现场讲授、互动讨论、观看视频等方式,为后备青年人才打造学习交流平台。
他们突出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将师带徒与技术比武相结合,鼓励青年人才参与技术比武,与师傅同台竞技,设立 “练精兵技术比武”“青年工匠擂台赛”“五描述一操作竞赛”等平台,进一步激发青年人才学业务、钻技术、练技能的热情与干劲。
此外,他们还充分利用众创联盟、青创联盟等人才创新基地,将集中培训、分类培养和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共同研究和解决维修工作中的难题,相互交流工作经验,真正做到资源共享、做法共学的开放式、共享型、特色化教育培训新模式。据介绍,胡海峰创新工作室自主实施的智能变频局部通风机改造,每年可创效7.2万元。众创联盟人才创新工作室今年以来共维修930采煤机遥控器30台次,可节约外委维修费用54万元。
“我们勇于突破现有工作的思维定式,相继建立完善了‘每人一册学习计划,每旬一天集中学习日’等制度,及时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努力打造学习型青年队伍,为矿井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积蓄人才。”该公司综采办副主任张政委说。
(通讯员 孙超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