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20-05-09 13:31 的文章

促進人才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

促進人才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

陳元春 市人力社保局黨組書記、局長

促進人才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

曹清堯 榮昌區委書記

促進人才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

徐青 市科技局一級巡視員

促進人才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

李旭鋒 西南大學黨委書記

促進人才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

黃意武 重慶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核心提示

  市委五屆八次全會提出,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要促進產業、人口及各類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把成渝地區打造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離不開人才的智力支撐。促進人才事業興旺,是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

  日前,圍繞促進人才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重慶日報邀請到市人力社保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元春,榮昌區委書記曹清堯,市科技局一級巡視員徐青,西南大學黨委書記李旭鋒,重慶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黃意武共同探討。

  主持人 本報記者 陳國棟

  人才將發揮重要支撐引領作用

  重慶日報: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人才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的重要意義?

  陳元春: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人才將發揮支撐引領的戰略資源作用。人才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是建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重要支撐。

  從雙城經濟圈功能定位看,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亟須加大產業、金融、商貿等人才集聚力度,加快提升綜合經濟實力﹔建設科技創新中心,亟須加快集聚“高精尖缺”人才和團隊,著力增強創新能力﹔建設改革開放新高地,亟須提升人才隊伍的國際化水平,以人才開放推動改革開放﹔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地,亟須大量規劃設計、生態環保、醫療衛生、文化創意等人才,從而讓人才在流動和集聚中支撐雙城經濟圈建設。

  李旭鋒: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成渝兩地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人才是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的重要智力支撐。近幾年,成渝地區為聚集創新人才資源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如推出重慶英才計劃等一系列人才政策舉措,吸引了一批高端人才,但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生物醫藥、新基建等高新技術產業領域方面,仍需要大規模的創新性人才資源,需要加緊引育產業轉型升級所需的緊缺人才隊伍。

  黃意武:人才是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人才合理流動是推動資源有效配置的應有之義,人才高效集聚是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

  推動人才發展是雙城經濟圈建設面臨的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一方面,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要充分發揮人才的支撐作用。建設“兩中心兩地”迫切需要大量優質的人力資源,尤其是需要涉及各個領域各個行業的基礎人才和高層次人才。另一方面,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要充分發揮人才的引領作用。人才資源是各種生產力要素配置中最具活力的部分。人才引領發展潮頭,高層次人才的集聚,可助推成渝地區的產業轉型升級,更可以推動實現創新驅動發展。

  辦好自己的事情 加強協同合作

  重慶日報:請結合本地本單位實際,談一談當前正在推進的人才協同發展重點工作及下一步打算。

  陳元春:前不久,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人才協同發展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召開,雙方共同簽署人才協同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市人社局也與四川省人社廳簽訂相關合作協議。

  下一步,市人社局將練好內功,推動成渝地區人才協同發展合作。一方面,促進“一區兩群”人才和勞動力資源優勢互補和交流互動,以“一區”帶動“兩群”人才協調發展。加快完善我市人才政策措施短板,加快推出“塔尖”“塔基”人才政策、重慶英才服務辦法等政策措施。另一方面,建立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聯盟,在成渝毗鄰地區建立省級產業園,聯合四川舉辦2020重慶英才大會,推動成渝專技人員職稱、職業技能等級互認,推動“重慶英才卡”與四川“天府英才卡”對等互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