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20-05-01 11:54 的文章

成都市技能人才總量突破200萬高技能人才佔比三成

  “堅守‘疫’線,就是要站好每一班崗!”每天背負30多公斤的消毒液進行車體消殺,對於成都地鐵1號線紅花堰車輛段檢修員畢東雲來講是常態﹔“關鍵時刻,我們更要迎難而上!”四川科倫藥業新都基地負責人劉文軍春節期間馬不停蹄地組織生產,向湖北輸送莫西沙星、利巴韋林等藥品60余萬袋。

  畢東雲和劉文軍還有另一個身份:他們都是首批“成都工匠”。當前,我市正處於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的關鍵時期,正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現代化開放型產業體系,面臨新冠肺炎疫情巨大沖擊、國際形勢日益復雜、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嚴峻形勢,更需要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產業工人大軍作為有力支撐。記者從市總工會了解到,我市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委關於加強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的決策部署,按照政治上保証、制度上落實、素質上提高、權益上維護的總體思路,緊扣改革試點工作主線,有序有力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各項工作,取得了產業工人總量、技能人才總量、高技能人才佔比和待遇保障水平“四個快步提升”的階段性成效,成都也成為全國首批6個全面試點單位中唯一的副省級城市。

  組織覆蓋和思想引領相銜接

  百人以上企業建會1460家

  近年來,我市系統性重構市級產業工會組織體系,深化全市黨群服務中心親民化改造,推動4個國家級開發區(含國家級新區1個)、 20個省級開發區(產業園區)工會的規范化建設。開展基層組織建設“百日攻堅行動”,完成1460家100人以上企業、5123家25人以上100人以下企業建會。

  以“職工之家”建設為統領,將“鄉鎮(街道)工會評級、企事業單位評星”行動作為“小三級”工會健全組織體系、推進規范化建設和發揮作用全鏈條的抓手,推動375個鄉鎮(街道)工會、7800余家企事業單位工會參與評星定級。

  與此同時,持續推進“智慧工會”建設,以“成都職工”微信公眾號和APP為主干的新媒體傳播矩陣正在形成。深化產業工人理想信念教育和“中國夢·勞動美”主題宣傳教育,廣泛開展“踐行新發展理念、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群眾知識競賽、“網聚職工正能量 爭做中國好網民”“建功新時代·追夢新天府”宣講等主題活動。

  源頭保障和強基固本相共振

  吸引超5000名技能人才來蓉落戶

  為推動全市產業工人隊伍發展壯大,市總工會相繼出台《關於實施“成都工匠”培育五年計劃的意見》《成都市鼓勵校地校企合作培養產業發展人才補貼實施辦法》等配套文件6個。加大財政資金對職業院校生均財政撥款、職業教育實訓基地、技能培訓、“成都工匠”培育評選等改革事項的保障力度,對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等給予3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超過30所職業院校參與現代學徒制試點,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引導職業院校(技工院校)調整專業92個,組建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2個、專業職教集團13個。全市技工院校創下年度招生2.85萬人的歷史新高,已吸引5163名技能人才來蓉落戶。市屬高職院校本年度招聘引進人才65名,為市技師學院增設82個中級、131個高級專業技術崗位。

  深入實施農民工就業穩崗、職業技能提升、市民化促進、權益保障、關愛扶持等集中行動,推動廣大農民工向產業工人轉型。目前,全市技能人才總量已突破200萬人大關,其中高技能人才佔技能勞動者的比例躍升到30%以上。

  賦能成長和維權服務相配套

  61萬余人次通過百萬職工技能大賽晉升職業技能等級

  為加快構建產業工人提升技能、維護權益的綠色通道,市總工會出台了《成都市全民技能提升計劃實施方案》,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2019年累計完成各類職業培訓17.18萬人次,支持1760名技師開展技能提升培訓。

  推進“技能成都”品牌建設,建強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職業技能競賽、職業培訓網絡學院、各類工作室等平台,新建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23個。創新實施百萬職工技能大賽、引領性勞動競賽、職工經濟技術創新、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建設、在職職工免費技能提升培訓等品牌活動,今年,選樹扶持“百佳”職工創客明星118名,利用在職職工萬人免費技能提升培訓實名制培訓職工10627人,已有61萬余人次的職工通過百萬職工技能大賽晉升職業技能等級。創立由市政府主辦的“成都職業技能邀請賽”,首屆邀請賽共吸引到國內66個城市的1042名技能人才同台競技交流,參賽職工中具有高級工以上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的高技能人才達到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