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20-04-16 03:21 的文章

应对疫情 探索国际科技合作新模式

应对疫情 探索国际科技合作新模式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全人类面临的一场危机,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世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新冠肺炎疫情是联合国成立以来面临的最大考验。基辛格也称,新冠肺炎疫情将永久改变世界秩序,各国必须面对历史性挑战。百年未有之疫情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叠加,对国际科技合作大环境将产生深刻影响。如何准确认识这些影响,从眼前的危机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适应新形势,借用新技术,采取新路径,科学应变、主动求变,顺势而为,实现危中求机,是全球疫情下我国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议题,也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的举措。这其中,搭建国际科技合作新平台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探索。

准确识变,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国际合作新变化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了传统国际科技人才合作模式,但同时也催生并推动了新的国际交流合作路径。

抗击疫情,有识之士都清楚,只有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各国才能成功共赢。但应对危机的压力和政治运作的逻辑,还是在不断冲击国家间信任和合作的基础。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席理查德·哈斯说,这场危机可能会加剧中美关系的持续恶化和欧洲一体化的减弱。印度前国家安全顾问希夫山卡·梅农也认为,在所有政治实体中,都出现了向内的转变,转向寻求对自己命运的控制权。《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发表《冠状病毒之后的世界》表示,面对这场危机需要在民族主义孤立与全球团结之间做选择,流行病本身和由此产生的经济危机都是全球性问题,只有全球合作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他还担心目前国际合作的不足,不仅使得遏制疫情困难重重,这种负面影响还会在未来几年继续影响国际关系,从而阻扰国际科技合作。

疫情对国家间的互信机制的冲击,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特点:一是疫情下的国际社会合作机制脆弱,尽管存在着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等平台,但其对动员资源的能力有限,远远无法满足应对当前全球疫情的需要;二是疫情推动了大国之间的战略竞争;三是疫情被意识形态化,导致所谓的国家治理模式和全球治理模式的竞争;四是疫情被国内政治化,成为一些国家国内选举、党派竞争、政治合法性斗争的议题。这些特点和表现,也使科技垄断性与国界性渐趋增强,对后疫情时代的国际科技人才交流合作产生影响。

但与此同时,疫情助推了新技术的快速应用,产生了新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流合作方式。人工智能、大数据、远程会议、云计算等技术为国际抗疫提供有利支持,远程办公、在线会议、网络课堂等也为疫情下保证各类组织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手段。这些技术对国际合作的模式路径提供了新的方向,我们应在国际科技交流中积极探索、应用新技术,以促进国际科技交流的便捷高效。

 1/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