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20-04-11 04:08 的文章

2020年人才工作怎么做?泉州准备这么干!

2020年泉州市人才工作要怎么做?事关每个人才,一起来了解下!

《2020年全市人才工作要点》全文

2020年全市人才工作总的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省委、市委有关部署要求,围绕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深耕人才“港湾计划”,健全和落实科学有效的人才制度,科学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引才形势新变化新要求,聚焦突破增量、聚焦激活主体、聚焦末端落实,推动全市人才工作提质增效、再上新台阶。

一、突出多渠道引才,不断提升区域聚才实效

1.健全以产聚才机制

发挥泉州制造的“虹吸效应”,围绕“高新建链、传统强链、重化补链”产业布局,做好人才需求预测与发布,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联动,建立人才团队落地报备和跟踪服务制度,推动人才向产业龙头、高新集群、创新平台、重大项目集聚。加大“三大板块”产业链缺失和关键环节项目对接,优先推荐纳评各级人才科技项目和团队支持计划。

2.改进引才方式方法

适应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要求,推出支持用人单位引聚人才“十条措施”。创新人才招聘方式,鼓励推行云端对接。积极嫁接国家、省级人才战略合作平台,争取承办全国性、区域性或专业性的人才项目交流对接、重大学术会议、科技论坛。策划“人才福建周”“人才创业周”泉州专场活动,支持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等引才引智活动。鼓励县(市、区)探索实施重大引才活动服务外包。

3.加强海外引才工作

发挥“多区叠加”政策联动和侨力引智优势,坚持需求导向、扩大引才视野、遵循国际规则,加大力度从海外引进一批掌握产业核心技术的战略性人才。实施“海智”项目提升行动,支持建设海归E谷等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基地。举办留学人员创业研讨班,开展留学人员企业回访跟踪服务。用好泉州(晋江)国际人才港,落细海外人才服务管理若干措施。抓好泉籍优秀人才回流,分类建立数据库,常态跟踪联系服务。

4.强化泉台人才交流合作

认真落实中央、省、市惠台政策措施以及台湾人才服务管理规定。探索推进台湾人才学历、职称、职业资格等“直接采认”。做强台湾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支持申报国家级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省级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基地,培育一批台湾人才聚集高地。

5.鼓励柔性引才用才

支持企事业单位通过技术指导、岗位顾问、项目合作等形式,柔性引进重大项目、关键技术、“卡脖子”环节紧缺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支持院士专家、国家特聘人才、海外博士等精英来泉考察,进行技术和项目对接。引导有条件的用人主体探索设立离岸(异地)人才创新中心,与境外专业机构搭建合作平台,推动高新技术研发成果在境内转化。

6.健全各类人才流动机制

探索跨区域人才合作新机制,主动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推动建立互认互通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持续做好引进生工作,修订《乡镇(街道)科技副职选派管理意见》,引导人才向艰苦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

7.前瞻做好人才发展规划

结合编制“十四五”规划,突出产城人融合发展,同步研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梳理勾画体制机制创新、人才项目工程、公共服务配套等主攻方向,推动完善“全市一盘棋”的人才工作支撑体系。

二、突出市场化运作,切实激发用人主体活力

8.发挥主体作用

策划举办用人主体示范培训班,传导人才工作“主体意识”,鼓励用项目引才、用平台聚才。选树若干用人主体典型,大力推广人才合伙制、股权期权激励等务实做法。鼓励企业导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增加研发投入、重视技术改造、开展联合创新,提升抗风险能力,增强人才对企业健康发展的信心,为人才实现价值提供平台。

9.深化制度改革

坚持“适用、精准、科学”导向,分行业分领域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推动“人才帽”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防止为待遇“一哄而上”。推动企业自主评价人才试点规范运作、稳慎扩面。鼓励县(市、区)推广“人才层次+贡献大小”的积分制评价体系。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争取承接省级产业职称改革试点,逐步下放中级职称评审权。探索人才智力密集的企事业单位按照管理权限自主开展职称评审。改进非公领域职称评审,突出技能水平、技术创新评价,避免过分强调学术要求。

10.用好政策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