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20-03-28 09:57 的文章

企业要有人才和技术更要借得“东风”

疫情过后,塑料行业将有哪些机遇和挑战行业企业又当何去何从河南省塑料协会会长说

河南商报记者高帅

疫情防控期间,河南省塑料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对河南省内近40家重点会员企业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企业生产现状和突出问题,并积极与生产疫情防控物资配套产品的会员企业联系,以最快速度生产配套产品。

现在,协会会长段同生又为协会会员企业复工复产不停奔波。

疫情过后,行业将有哪些机遇和挑战?行业企业又当何去何从?段同生有着他的见解和行动。

这几年行业从粗放到系统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食品加工业大省、医疗器械生产大省,这给河南省塑料行业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市场。段同生说:“河南的医用塑料在全国占比领先,这次疫情防控,我省生产的口罩物资占了全国产量的近一半。”

行业有前景,协会有行动。

段同生告诉河南商报记者:“协会目前有从事塑料制品加工,塑料加工设备和塑料原料生产、销售,加工技术研发等近200家会员企业,另成立有4个专业委员会。近年来,以协会为主要发起单位,7家省级协会共同发起创建了中西部塑料行业联盟,与香港雅式展览服务有限公司等建立长期战略伙伴关系。”

这几年,河南省的塑料行业,也经历了一个从粗放到系统的发展过程,产量整体稳中有降。段同生说:“我省塑料加工行业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改革创新,积极调结构、转方式。2017年,河南省塑料制品产量在全国排名第三,这两年产量有所下降,但科技含量高的塑料制品产量占比增加较快。”

具体到当前河南省塑料产品生产来说,塑料新材料、塑料板材、管材、型材的产量较大,生产的塑料薄膜在全国占比不小,汽车、家电、电动车用塑料件在稳步增加,日杂用塑料制品也在从简单制造向出精品转化。

但是突来的疫情,对河南省塑料行业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受疫情影响 90%的企业订单较去年同期减少

疫情发生后,协会要求会员企业配合政府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与生产疫情防控物资配套产品的会员企业联系,以最快速度生产各类塑料瓶、包装桶等配套产品。

另外,协会还对河南省内近40家重点会员企业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企业生产现状及在资金、用工、租金、运输、税金等方面遇到的突出问题。

段同生告诉河南商报记者:“调查结果表明,90%的企业订单较去年同期减少,近90%的企业预计今年产值、营业收入和利润会减少,近80%的企业面临流动资金紧张问题,这些情况基本代表了目前塑料行业企业的现状。”

协会把这些信息及时上报给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及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省人社厅等部门后,省政府非常重视,当即把情况转发省工信厅进行共同研究。2月29日,段同生等人代表协会,与河南省工信厅消费品工业处处长寇守峰等进行沟通。

段同生说:“省政府把相关文件转到省工信厅消费品工业处,这需要我们做好对接。另外春耕开始后,我省作为农业大省,农用薄膜需求大,省工信厅消费品工业处急需掌握当前河南农膜企业相关信息,这也需要我们做好供需对接。”

现在,段同生又为协会会员企业复工复产不停奔波。“企业复工后,协会鼓励其利用现有条件,尽全力做好生产工作,协会也会积极协调,尽可能协助解决问题。”段同生说道。

看法

企业要有自己的“拳头产品”

“疫情过后,随着国家新基建项目开工和市场需求回暖,塑料行业发展将有一个较快增长。”段同生说。

“医疗及关联物资的生产会成为未来发展方向,一些低端塑料制品、落后产能将被淘汰。”段同生说,“塑料产业要高度重视新材料研制、开发和生产,重点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高端装备、自动化设备等。”

行业企业,则要重视人才引进和技术改造工作。段同生称,行业竞争终究是人才和技术的竞争,没有人才,企业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和潜力,而易复制、技术含量低的产品也很难在市场上有竞争力,所以,企业要更加注重这方面的工作,从加工设备、加工工艺、材料选用等方面升级技术,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

当然,企业发展还要顺应、跟上国家发展形势,根据国家发展、政策需要及时调整生产结构。段同生说:“借得东风好行船,国家发展是企业最大、最根本的倚仗。协会也会牢固树立为会员服务的思想,夯实基础服务。”

下一步,协会将开展校企联合工作,精准为企业输送人才;深入研究、创新推广塑料行业在疫情期间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指导帮助企业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