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人才筑梦圆梦的新蓝海
纵览今日泉城,因改革开放而蒸蒸日上,因人才汇聚而蓬勃发展。青年之于城市,就如新鲜血液之于身躯。“才聚泉城”名校行引才活动通过六年的深耕细作,已成为人才服务助推企业快速发展的金名片,也是济南重要的揽才品牌。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市人才服务中心在市人社局党组的领导下,紧扣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需求,全面优化升级引才服务平台,将原定上半年开展的线下(现场)引才活动调整为线上(网络)进行,牵手全国近百所重点知名高校,对我市单位人才需求信息进行精准推送和发布。
机遇叠加,势头强劲,济南是一部动能澎湃的“新引擎”;资源富集,优势显著,济南是一方播银收金的“新沃土”;舞台广阔,潜力无限,济南是一片筑梦圆梦的“新蓝海”。对这座承载了千万人理想和未来的城市而言,不可或缺的,是梦想。筑就未来名城之梦,济南诚邀莘莘学子一起以蓄势之姿,在追梦路上奋力奔跑,共同憧憬着一次伟大的抵达。
世界目光聚焦济南 人才政策突破创新
济南正处在“走在前列、迈向万亿俱乐部”的窗口期,面临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济南片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三大国家战略叠加的重大历史机遇。在这座潜力无限、前景广阔的希望之城,一批重大战略、重大片区、重大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资源在向济南聚,产业在向济南聚,世界的目光在向济南聚。特别是十大千亿级产业正在加速崛起,济南日益成为海内外人才的首选之地、兴业之城。而济南对选择她的人毫不吝啬,聚焦人才发展趋势变化及人才需求变化,不断对人才政策进行优化升级,建设省会人才集聚新高地,打造更具活力的创新创业之城。
“梧桐树”青年英才集聚计划,实施“未来之星”成长计划,每年遴选一批国内外知名高校学生,与驻济企业建立人才信用合同,企业给予学费和生活补助,市财政给予企业50%补贴。“泉城奖学金”计划,每年遴选高校优秀学生进行奖励;鼓励驻济企业出资设立以企业命名的奖学金,市财政给予一定补助。实施“大学生追梦济南行动”,每年遴选500名国内外知名高校学生到驻济企事业单位及区县开展1个月的实训实践,市财政给予一定生活补助。
顶尖人才集聚计划,对新引进或自主培养的国内外顶尖人才和团队,给予最高1亿元的综合资助。对新当选和全职引进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等层次的国内外顶尖人才,给予500万元生活补贴。
同时,为高层次人才贴身打造产业金融人才集聚计划,给予最高100万元的生活补贴,对特别优秀的领军型、紧缺型金融人才,实行“一事一议”,享受更高待遇。“泉城学者”建设工程,对柔性引进的人才(团队),经评审认定,命名为“泉城学者”,并给予每人10万元生活补贴;对实施的项目,给予最高100万元的项目扶持资金。“博士后英才”集聚计划,鼓励驻济单位设立国家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工作站,符合条件的分别给予50万元、50万元、30万元、10万元支持。对新入站的全职博士后,按在站从事科研实际工作月数,给予每人每月5000元生活补贴。博士后出站后在我市企业和科研类事业单位工作并签订3年以上合同的或在我市创业的,给予25万元留济补贴。
为了让人才在济安居乐业,企业新引进的全日制本科(含)以上学历毕业生,以及驻济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和市属事业单位新引进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可享受人才公寓或最长3年租赁住房补贴,其中,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补贴标准分别为每月700元、1000元、1500元。符合购房条件的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家庭在济购买首套住房,可分别享受15万元、10万元的一次性购房安居补贴。市域范围内每年筹集不低于5000套人才公寓,打造“黄河青年人才城”,留济大学毕业生可按照低于市场价20%购买或租赁人才安居房。
征集“急需紧缺”人才需求 对接全国百所知名高校
好政策“引才”,好环境“成事”。哪个城市发展前景好、发展势能强,就会像磁铁一样把各类人才吸引过去。“才聚泉城”名校行引才活动的不断升级,让济南在众多知名高校中声名鹊起,引才“朋友圈”不断扩大,先后与全国83所“985”“211”高校及省属重点院校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累计对接洽谈高校毕业生3万人,发布就业岗位9700余个,引进硕士以上各类人才36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