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人才交流 2020-03-12 00:21 的文章

凝智聚力群起抗“疫” 重庆专家人才“大考”中书写优秀答卷

科技日报记者 雍黎 通讯员 候昌贵

“我经验丰富,我“我是党员,我必须去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重庆各类专家人才主动请战,有的领衔担当科技攻关,有的带头开展医疗救治,还有的在各自领域贡献智力……以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阻击战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他们知识践行使命,用生命守护生命,在这场抗疫大考”中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份优秀答卷!

投身一线抗“疫”舍我其谁

面对新冠肺炎是一全新的疾病,重庆市医疗卫生领域各类专家人才无畏艰险,奋战一线。

“尸检是病理学的一种研究方法,就好比在战场前方派出侦察兵,实地勘察清楚,才能指导后方打仗。”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主任(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全军临床病理学研究所所长卞修武为寻找到这把“钥匙”,亲自担任“侦察兵”湖北抗疫一线,冒着极高的风险,共计完成16例新冠肺炎患者遗体解剖,为揭示发病机制,分析死亡原因,总结诊疗经验,提高临床救治和防控效果提供了第一手信息

同时卞修武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出了《关于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死亡病例尸检工作的建议》,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为推动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

凝智聚力群起抗“疫” 重庆专家人才“大考”中书写优秀答卷

卞修武院士介绍研究情况。

大年三十,接到出征命令,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杨仕明等7名50岁以上陆军军医大学专家,除夕夜驰援武汉,被医护人员称为“50后党员突击队”。如今,杨仕明在金银潭和火神山的战斗连续奋战40多天了,作为一名武汉人,虽然驻地与母亲所在的家仅一江之隔,但他都未能回家探望。

作为重庆英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主任医师全军感染病研究所所长,陆军军医大学援鄂医疗队首席专家56岁的毛青从抗击“非典”到防控禽流感,从援非抗击埃博拉到此次抗击新冠肺炎,从未“缺席”凭借传染病防治经验,为金银潭医院、火神山医院和新建的方舱医院构建了一个完备安全的救治流程

在抗一线,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重庆市呼吸内科学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重医附二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王导新从 1 月 20 日起连续辗转奔波万州、长寿、垫江、綦江和主城等 12 个区县近 4000 余公里,累计看诊近 300 例新冠肺炎病例,从未回过一次家……

凝智聚力群起抗“疫” 重庆专家人才“大考”中书写优秀答卷

毛青在与患者交流。

实验室里争分夺秒研制战“疫”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