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政策咨询 2020-07-29 20:22 的文章

香港证监会咨询改革条例,将打造「房地产信托

原标题:香港证监会咨询改革条例,将打造「房地产信托基金(REITs)」重镇 来源:瑞恩资本

来源:香港商报

目前香港有11只房托基金(REITs),对比环球其他交易所,新加坡有43只REITs、东京有62只、纽约有78只,香港REITs市场规模只属中等。

为进一步搞旺REITs市场,香港证监会最近就修订《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守则》作咨询,除建议放宽REITs的投资限制,还放宽其借贷比率上限。综合市场分析,关键还在于是否提供包括税务优惠在内的足够诱因,吸引地产商分拆REITs上市。  

REITs全称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是以信托方式组成,主要投资于房地产项目(至少占基金资产总值的75%)的集体投资计划,旨在为投资者提供来自房地产项目,例如购物中心、写字楼、酒店等的定期租金收入回报。香港最著名也是最大的房托基金,就是前称领汇的领展(00823)。

香港证监会咨询改革条例,将打造「房地产信托

今年6月香港证监会发布《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守则》修订咨询文件,提出容许房托基金在符合条件情况下,投资于少数权益的物业,即REITs可以做某个物业项目的小股东,让REITs投资策略上更有弹性;同时建议把房托基金的借贷比例,由以往的45%提高至50%。

该份咨询文件中又提出,REITs投资物业发展项目时,可超越现有资产总值10%的上限的规定;并且建议将关连人士交易及须予公布的交易,与上市公司的规定大致看齐。市场人士认为,倘若香港REITs市场可以搞旺,有助香港抢占成为环球REITs交易重镇。

令REITs投资更灵活

华坊咨询评估研究部主管黄颂民认为,证监会提出的建议中,以放宽REITs投资于少数权益的物业最为突出,可令香港REITs更多样性,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也可以提升。

因为以往不少内地和香港的地产商,均对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柬埔寨等东南亚地区物业感兴趣,但碍于现行《房托基金守则》所限,令他们不能透过旗下REITs投资该等物业。

黄颂民认为证监会对REITs 的改革建议, 有利REITs投资可以更灵活。

证监会放松REITs规管也非首次。证监会早年也放宽《房托基金守则》规定,容许REITs的持有人可从事物业发展,虽然证监会作出上述放宽,但香港一众REITs当中,除领展进军物业发展领域外,其余香港上市的REITs,仍乐于停留在「收租佬」的角色,未有转为从事房地产发展。

黄颂民认为,由于香港REITs的最大股东绝大多数是物业发展商,若要进行物业发展,皆可透过母公司进行,待项目成熟后,才将之注入旗下的REITs当中。这可解释为何除了领展之外,大多数REITs仍以收租物业为主。

当前香港市场的REITs,大多是本港地产商如长实集团(01113)、鹰君(00041)及恒基地产(00012)分拆出来。

观乎一众香港大地产商,还有新鸿基地产(00016)、新世界发展(00017)、信和置业(00083)、九龙仓(00004)、恒隆(00010)及希慎(00014)等,这些本港地产巨头持有众多物业,随时可以分拆多只REITs上市,更何况众多内房股规模巨大,更有条件分拆REITs出来,但为何不见他们部署?

华坊咨询评估资深董事梁沛泓认为,香港当前欠缺吸引地产商及物业持有人分拆物业以REITs上市的诱因,缘于REITs没有税务优惠,又有派息限制之余,同时须披露大量数据。

事实上,市场上不少收租股如太古地产(01972)、九龙仓置业(01997)、希慎兴业(00014)及恒隆地产(00101)等收租股的营运模式,已与REITs相当接近。

梁沛泓认为当前REITs 并没有税务优惠,故地产商分拆REITs 上市意欲不高。

分拆REITs诱因未够

梁沛泓称,《房托基金守则》规定,若以REITs上市,持有人须为旗下物业的营运状况作详细公告,相反若以传统公司形式上市,则毋须遵守如此严格规定,故对地产商而言,分拆项目对他们反而没有多大优势。

另外有业界人士指出,咨询文件没有为REITs提供税务优惠,这点合乎公平原则,证监会不应为了增加市场REITs规模,而牺牲公平原则。缘于一般人持有多个物业收租,也没有税务优惠,因而也不应该给予REITs特殊税务优惠。

香港REITs纷纷回归

港资地产商持有的房地产信托大多也在港交所上市,即使曾经远赴外地挂牌,最终也回归香港,例如长和系旗下、拥有多个商场物业的置富产业信托(00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