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发布“完善扶持25条”政策 助推企业优化发展和经济全面复苏
▲东莞一家复工企业生产车间里一派忙碌的景象 资料图 记者 陈栋 摄
昨日下午,东莞市经济运行监测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惠企扶持和经济调度的实施办法》(以下称“完善扶持25条”),围绕市场订单、金融支撑、综合成本、投资落地、帮扶服务等五个方面提出25条政策措施。
自我市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工作全面铺开三个月以来,我市先后出台“稳外贸20条”“投资松绑30条”等“硬核”政策,推动经济向好发展。上半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下降1.7%,比全省收窄8个百分点,排名全省第6、珠三角第2位。市政府副秘书长陈东成介绍,此次出台的“完善扶持25条”对全市经济调度和企业优化帮扶作了进一步优化,明确提出了重点企业帮扶专项行动、商贸消费复苏专项行动、增资扩产提速专项行动、中小企业培育专项行动等重点工作,助推企业优化发展和经济全面复苏。
部分政策降低申报门槛
在全面抢抓市场订单方面,“完善扶持25条”共6条措施,主要解决外销、外销转内销、内销等3个模块的问题。对比原有政策,降低了申报门槛。如,提出降低企业在海外自建市场拓展中心、进出口集货中心的资助门槛,单个中心面积从不少于1500平方米下调至1000平方米,年发货量从不少于10万票下调至5万票。对比原有政策,优化了监管服务流程。如,提出深化海运口岸24小时智能通关改革,试点实行无查验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和出口货物“抵港直装”。对比原有政策,突出了对出口转内销的扶持。如,允许企业作出相关书面承诺,通过自我符合性声明的方式进行销售。对比原有政策,突出了对消费新模式新业态的支持。如,新增提出对新引进跨境电商企业,当年进出口首次超过5亿美元的,每家企业最高奖励不超过1500万元。对新引进保税物流企业,当年进出口首次超过10亿美元的,每家企业最高奖励不超过1500万元。
强化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扶持
在全程强化金融支撑方面,“完善扶持25条”共3条措施,主要解决融资、小微、上市3个模块的问题。对比原有政策,拓宽了融资方式扶持。如,提出支持法人银行通过发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合理补充资本金。对比原有政策,强化了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如,提出对于普惠小微贷款落实“应延尽延”,还本付息政策延期至2021年3月31日,原来政策仅到2020年底。对比原有政策,突出了对企业上市的扶持。如,提出加大上市奖励扶持力度,将原来新上市企业一次性奖励由200万元提高至300万元;对成功挂牌全国股转系统(新三板)且进入精选层的企业,给予一次性100万元奖励。
延长企业享受政策时间降低成本
在全力控制综合成本方面,“完善扶持25条”共6条措施,主要解决税费、租金、人力、人才、扶持5个模块的问题。
对比原有政策,延长了享受政策时间。如,提出延长疫情期间减税降费政策执行期限至2020年底;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免征的政策,延长执行到2020年底,预计至年底累计减免90多亿元。对比原有政策,加大了租金减免力度。如,提出对承租市属和国有企业物业且出现经营困难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3个月租金,如疫情期间已享受其他政策减免优惠的,不足3个月部分予以补足,已达3个月的不再减免,比原有减免时间多了一个月。对比原有政策,加大了对个体工商户的扶持。如,提出对“个转企”后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自登记设立之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其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注:只要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少于或等于100万时,它的税负降到5%)。
加速投资落地加大企业补贴力度
在全线加速投资落地方面,“完善扶持25条”共5条措施,主要解决产业、主体、空间、审批4个模块的问题。对比原有政策,加大了补贴的力度。如,提出对符合条件的重大产业项目投资方2020年内新增贷款利息支出给予50%、每个项目最高200万元的贴息支持,相比原来“投资松绑30条”中提出的利率的1个百分点和100万元的上限,补贴的比例和额度都增加了,预计今年能支持企业5000万元。又如,提出开展增资扩产提速专项行动,对2020年底前动工建设且符合投资、税收强度相关要求的企业,经市经济运行监测调度指挥部审批,优先配置用地指标、林地指标等资源要素,享受市重大项目“绿色通道”等有关优惠政策,对比原来的政策,这次提出的更加具体和可操作性,鼓励了企业增资扩产的积极性。
优化帮扶服务企业降低政策申报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