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政策咨询 2020-07-14 19:13 的文章

信贷、社融均超预期 央行下半年货币政策更强调

  信贷、社融均超预期,央行下半年货币政策更强调适度

  北京商报

  6月及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如期出炉。7月10日,央行官网披露的2020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M2连续三个月维持高增速,信贷和社融保持较高增长规模,且显著高于去年水平,多个数据表明,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明显提升。展望下半年货币政策走向,央行方面在当日举行的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货币政策将在量、价两方面将保持更加适度。一方面,信贷的投放要和经济复苏的节奏相匹配,同时引导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向实体经济让利。

  01   

  信贷、社融增速强劲

  央行数据显示,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达1.81万亿元,较上月多增3300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1474亿元。“6月信贷同比和环比都在多增,主要是因宽信用政策推动和实体经济需求恢复等多因素共同推动。”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陶金指出,在宽信用政策持续的背景下,信贷扩张速仍然保持了较高的水平,同时6月居民部门信贷也有了比较明显的扩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也在加速复苏。

  具体来看,6月住户部门、企(事)业单位贷款较上月和去年同期均有多增,且主要由中长期贷款新增推动。其中,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6349亿元,同比多增1491亿元,对此,中金固定收益研究团队在最新研报中提到,“居民端信贷投放有所改善,同比增幅为年内新高,且投放转向中长期贷款,或受6月楼市回暖提振。”

  “大家也关心房地产的状况,从中央银行的监测来看,房地产融资也在保持比较稳定的状况,5月末全口径的房地产融资增速10.3%,这个增速比同期的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速要低2.2个百分点。” 针对房地产金融的情况,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兼新闻发言人阮健弘在发布会上回应道。

  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则补充称,“从金融的角度来看,这些年我们一直是着力于引导商业银行优化信贷结构,把投向房地产的金融资源控制在适度的范围之内。早些年大家都很关注商业银行对房地产行业新增贷款占各项贷款增量的比例,曾经高达43%、44%,这些年在相应的政策引导下,这个比例逐年下降,今年1-5月份占比已经降到25%。”

  从上半年金融数据来看,整体保持强劲格局。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12.09万亿元,同比多增2.42万亿元,对实体经济恢复发展形成较有力的支持。社会融资方面,2020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0.8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6.22万亿元。

  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称,上半年金融数据释放国内货币信贷环境保持宽松、经济活动回暖、融资需求改善、政策效果显现等多个信号。6月国内社融数据超预期,企业债发行、企业长期贷款与居民短期贷款明显增加,以及表外融资改善,全社会融资需求明显回暖,这主要是我国疫情得到有效防控,生产、生活基本面回归正常,投资者与消费者信心改善,经济活动回暖,带动企业与家庭部门融资需求增长。此外,为对冲疫情影响,国内多部门协同出台支持政策,信贷增速强劲,显示国内政策效果对实体经济支持明显。

  02   

  M2增速保持逾三年以来高点

  在货币供应方面,数据显示,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2.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0.43万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1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7.95万亿元,同比增长9.5%。上半年净投放现金227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 M2增速已连续3个月维持11.1%,并保持逾3年多高点。

  周茂华评价道,M2同比明显高于去年且稳定11%附近,显示政策保持积极,国内金融环境整体是宽松的。M1增速较上个月略低,但维持在近两年高位且快于去年同期,显示企业现金状况改善,并对未来预期偏向乐观。

  建银投资咨询分析师王全月则称,货币供应数据基本反映了6月货币供给边际收紧、社会信贷需求恢复性增长的情况。M1作为体现流动性的指标,6月货币政策边际收紧是造成其增速环比回落的主要因素。而M2维持了高速增长,主要是由于社会信贷需求尤其是企业部门短期融资、住户部门长期按揭需求的增长,造成货币流转次数增加,推动M2在基础货币投放减弱情形下的高速增长。

  “M2仍然对应了信贷的扩张,未来M2依然会保持10%以上的较高增速。未来,在房地产回暖、宽货币到宽信用的渠道进一步通畅、经济复苏趋势渐稳的情况下,未来M1的增速有望回归较高水平。”陶金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