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20-07-16 10:17 的文章
通车以后,我们这儿的发展“开挂了”
黑龙江省地处祖国边陲,这里虽然是祖国的大粮仓, 但67个县(市)当中有41个属于老、少、边、贫地区,占全省的三分之二,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截至目前,黑龙江“十三五”交通扶贫已累计完成投资352亿元,提前完成规划投资目标。2019年,提前完成兜底性指标,全省具备条件的891个乡镇、8974个建制村100%通硬化路、通客车,改造普通国省道2148公里,建设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1020公里,实施通畅工程7540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通返不通”整治全面完成,全省贫困地区“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已经基本形成。
目前,黑龙江全省28个国省贫困县已全部脱贫摘帽,1778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
扶贫更精准
“把扶贫对象找全,把贫困对象盘清,扶贫才能更精准”。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张涛说,启动脱贫攻坚以来,他们对全省贫困地区交通脉络进行了梳理,立足精准靶向定位,不仅将全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片区外国贫县、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共计35个县纳入了交通扶贫范围,木兰、绥棱、勃利等6个省级贫困县也一并纳入交通扶贫规划,形成国家级、省级交通扶贫“35+6”总体格局,得到了交通运输部的大力支持。
做好顶层设计,画好路线图,撸起袖子加油干。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制定了 “五年规划、三年滚动、两年前期、一年计划”的投资管理方式,组织编制《全省“十三五”交通扶贫专项规划》,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交通扶贫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明确了推进贫困地区干线连通、通村畅乡、特色扶贫、安保提升、场站改造五大任务。成立了省交通运输厅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和扶贫工作办公室,全面强化交通扶贫工作组织领导,并积极与省发改、财政、国土、扶贫、金融等相关部门单位协调联动,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审批前置条件,缩短审批周期,保障资金、土地等要素,形成了合力推进的良好氛围。各相关市、县政府作为责任主体,均成立了相应的交通扶贫机构,形成了省、市、县三级政府齐抓共管、协力推进的长效机制。依据交通扶贫部省共建协议和“十三五”扶贫规划,全面压实责任,对标对表。与相关县(市)逐一对接交通扶贫项目,建立了交通扶贫项目库,形成“一县一表一图”的交通扶贫攻坚“行军图”,进入项目库的项目,提前两年安排前期工作,为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提供了坚实保障。
同时,积极拓宽资金渠道,与省农发行签订了《全面支持黑龙江省农村交通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大政策性贷款对交通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引导各县(市)政府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积极推动相关市(县)研究以PPP模式吸引大型企业参与农村公路建设,黑龙江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望奎县,将“十三五”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打捆,采用PPP模式,筹资2亿多元投入农村公路建设,保障了农村公路集中化、高效化、专业化建设。
“交通+产业”
守着粮仓致富不愁
黑龙江这样的农业大省,交通扶贫带来的不仅仅是交通便利,村容村貌的改善,更重要的是用好农业资源,带动产业经济,促进脱贫不返贫。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实施并拓展了“交通+产业”等模式,让农产品在家门口转化,拉动了县乡经济,增加了农户种植收入,还提供了诸多的就业机会。
在海伦市,黑龙江省“百大项目”3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建设现场,土建工程接近收尾,工人们正在架设线路,一派繁忙景象。海伦国投生物能源的耿振华说,乙醇项目8月份投产,预计年加工转化玉米92万吨,年产燃料乙醇30万吨,DDGS高脂饲料26万吨。作为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无论是从农民手里收购粮食,还是加工销售都离不开便捷的运输。企业之所以选择海伦,前提就是这里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不仅通铁路、通高速公路,还有便捷的通乡通村公路,实现了路网全覆盖。
作者:采集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