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腾讯、科大讯飞……行业龙头抱团布局“世界级”长三角
原标题:苏宁、腾讯、科大讯飞……行业龙头抱团布局“世界级”长三角
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长三角如何通过一体化带动高质量发展,在防疫、经济两手抓的背景下显得更为重要。
在2020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期间,一市三省签约重大合作事项19项,成立长三角企业家联盟,展示重大科技成果585项……
会议还指出,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共同培育长三角大市场,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化危为机中增强发展主动权。
业内专家认为,政策、平台铺好路,后续的项目落地及实际操作,就需要对市场更敏锐的企业家来共同完成。
事实上,各行业的龙头企业正在积极布局长三角,他们表示长三角既要做中国的长三角,也要做世界的长三角,企业家需要抱团,产业链上下游需要合作。
打好“大算盘”
6月4日,记者从上海虹桥火车站出发,在手机上填写好基本信息,到达浙江湖州后,出示二维码,就可在城市内自由活动。这一健康码互认通用机制,早在2月27日的三省一市视频会议上就已明确提出。
6月5日,沪苏湖铁路开工,建成后湖州将被纳入上海“一小时通勤圈”,并与商合杭铁路衔接联通安徽,强化上海向长三角核心腹地的辐射功能。
除了上述长三角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方面的一体化案例,在已有的制度创新和突破之下,当前各界的目光更多聚焦在如何将一体化推向深入。
事实上,长三角一体化合作机制在这次疫情大考中得到了拓展和提升。
“抗疫是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次检验。”上海市发改委主任、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主任马春雷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仅没有因疫情而停滞,反而在合作领域走得更宽更深更实。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长三角一市三省的地区生产总值合计为4.98万亿元,占当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4%。
那如何在这一背景下,让长三角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以及培育更多新增长点,成为长三角一体化的关键工作。
在6月6日举行的第二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决策咨询专家、北京大学教授周其仁表示,当今世界,大到一个国家或一个地方,小到一家企业甚至一个家庭,都没有办法关起门来完成财富的生产,所有的财富都是在与他人的来来往往中产生的。而要想重启来来往往、做好来来往往,关键要打好“大算盘”。在他看来,长三角一体化就是要致力于提升来来往往的层次、频率和多样性。
长三角一体化决策咨询专家陈雯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说,在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过程中,长三角需要从短期和长期两个维度来着手。短期是一市三省通过一体化的信息沟通、政策衔接来共同解决产业链部分短板,并明确需要攻克的难题。从中长期来看,政府、科研机构、企业需要协同联合起来,进行长期或者系统性的规划,攻克产业链的关键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生产。
陈雯说:“一旦全球化的步伐受到阻滞,价值链有一些断裂的话,就会影响产业的正常运转,断裂越多,影响越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长三角一体化需要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技术水平以及自主可控的能力。这次疫情也让长三角共建一个相对自主可控安全的产业链体系的重要性更为凸显。”
企业抱团
建立自主可控的产业链、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格局,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科创和产业的协同发展。
根据《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到2025年,科创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基本建立。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基本形成,成为全国重要创新策源地。优势产业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形成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
本次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召开期间,科创和产业也成为场内外提及最多的高频词。
座谈会指出,要共同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共同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和标志性产业链,研究编制《数字长三角建设方案》,推进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等国家级平台建设,加快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