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研究 2020-06-05 20:36 的文章

懂语言者得天下:为什么NLP是AI掌上明珠?

  随着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都慢慢地为人熟知。2016年Google推出AlphaGo,让人工智能走进了大众的视线,市场热度也被推向了一个小高潮。

  而就在AlphaGo推出的前一年,前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副院长简仁贤,回国创办了竹间智能并推出一站式的企业服务的情感人工智能开放平台——Bot Factory™。

  而在今年,竹间智能自研的Bot Factory™再度升级,于5月29日正式发布。据了解,Bot Factory™赋能于全行业,适用于多场景多渠道,旨在打造更易用、更多功能多场景的对话式机器人的机器人工厂,主要为企业解决人力成本、客户服务、企业数据及效率等问题。

懂语言者得天下:为什么NLP是AI掌上明珠?

  竹间智能创始人&CEO简仁贤于2006年加入了微软,主要负责的工作内容更偏向于自然语言理解、搜索、算法和品牌研发。而在微软最后的几年主要负责整个亚太地区的搜索技术、合作生态以及全球移动研发,主要赋能于企业。在微软工作的经历,使得简仁贤对于全世界企业的需求及解决企业需求中遇到的问题接触比较多,对于toB企业、软件与toB服务的经验十分丰富。

懂语言者得天下:为什么NLP是AI掌上明珠?

竹间智能创始人&CEO简仁贤

  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时间算起来已经有20多年经验的简仁贤,对于行业的看法与国内市场现状都有着独到的见解。令笔者欣喜的是,简仁贤非常友善且健谈,从人工智能行业的理解,到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应用,再到国内AI企业的发展方向,相关问题都一一做出详尽的回答。

  “服务经济时代,打铁还需自身硬”

  2015年,从微软离开后,简仁贤回国创办了竹间智能,在人工智能领域已经有20多年的经验的简仁贤,创办竹间智能对于他来说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把人工智能普及在生活和企业上”——这个想法已经在脑海里沉淀了很多年。

  简仁贤谈到,人工智能已经在美国发展得比较久了,但国内还在起步中。直到2015年,无论从资源、人才、资本、市场接受度来说,时机才算比较成熟。随后的2016年,AlphaGo的横空出世将市场的热度推向一个小小的高潮,让更多人认识了人工智能,也算是人工智能打开国内市场的第一步。

  但国内大的企业对于人工智能的拓展速度比较慢,加上人工智能项目落地的时间也比较久,所以直到2020年,经过疫情和新基建推动,才能说市场已经完全接受了人工智能。

  从竹间智能的主要业务上来看,简仁贤一直坚持做自主底层平台,致力于AI底层技术开发。而他们以6大技术为核心: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工程、深度学习&AutoML、文本数据中台、视觉计算、语音辨识,研发出4个成熟的平台型产品和6大行业解决方案,也拥有了多个标杆客户的业务落地。

  这给了简仁贤深耕自然语言处理、并且聚焦在底层平台的自信。

  自然语言处理,也就是NLP,是未来所有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和根本,所以有人称NLP是人工智能科技的一个掌上明珠。在此,简仁贤借助了其老上司的一句话:“懂语言者得天下”。在他看来,语言能帮助进化所有IT业务,可以说是未来IT的基础。

  中国从制造业走到互联网,再发展到移动端,未来要走的就是以人为本的服务经济路线。而企业的服务在发展的过程中,唯一不变的追求的是「降本增效」与「提质」。

  举例来说:在这次的疫情中,企业要考虑如何降低人力压力、减少接触、还要保证服务质量。而为「人」服务一定会产生交互,如今的交互多数来源于互联网App的点击、发送指令等方式,但人最原始的交互方式是言语交流,最后无论是服务还是技术,也是会追求和回归到这个本质上。

  而想要理解人的交互,必须要懂得人讲话的意图与情绪/情感。不理解意图和情绪/情感,就无法理解言语的真正含义,在自然语言处理上就无法达到流畅。所以这时候企业需要的,是可以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能把服务做到位的解决方案和工具,来达到「降本增效」的作用,这些都要靠NLP来做。这也是未来服务经济需要优化现状的部分。

  “科技公司的底气是技术自研”

  谈到坚持做底层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简仁贤表示,在过去20年,国内大部分toB的企业服务公司都着重于工具系统集成,如OA系统,ERP系统,工具型的产品可以帮助企业优化一些固有的工作方式和流程,但受制于技术的不足,天花板较低,很难去不断往前优化、进化和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