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368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逆势增长
台海网6月5日讯 据大武夷新闻网消息 梳理产业链条,找到断点堵点,组织银企对接,畅通供需衔接,下派干部到复工复产一线……面对疫情冲击,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奋勇前行,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有力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提速扩面,推动“六稳”“六保”措施落深落细落实,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各级工信部门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化危为机,全力贯通政策链、服务链、操作链,与企业想在一起、拼在一起、赢在一起。据统计,南平市368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逆势增长,占比达35.9%。1—4月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降幅较一季度收窄5个百分点,64家省级“百千”增产增效重点制造业企业用电量增长2.3%,居全省第4位。31个项目新增列入2020年省重点技改项目,项目个数居全省第1位。
政策链:
细化稳企政策 加大企业帮扶
对标对表党中央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根据疫情发展不同阶段及其新变化新特点,相继出台了帮助中小企业共渡难关16条措施、打通“疫情防控难”“企业用工难”“交通物流难”“供应链协同配套难”“市场拓展难”操作链20条举措等多项惠企政策,并围绕企业技术改造、市场开拓等方面密集出台14项资金申报指南,取得明显成效。
——企业市场进一步开拓。市工信局、农业农村局联合发布南平市食品类地产名优品目录,认真落实支持企业开拓市场奖补政策,拟给予太阳电缆、南孚电池、升升木业、诚安蓝盾等4家企业的13个项目拓展市场资金奖励,支持杜氏木业、欧品轩竹木傢私等生产型出口企业拓展国内市场。鑫森炭业公司在及时转产防疫物资的同时,扩大外贸出口途径,1—4月实现产值6609万元,同比增长26.1%。
——产业链供应链更加稳定。深入实施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行动,指导企业用好省中小微企业纾困专项资金和重点行业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认真开展产业梳理,借鉴江浙一带的成功经验,创新工作模式,加快培育重点产业链,精准打通供应链堵点、断点,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
——加大对企业政策扶持力度,截止目前,市工信局已下达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中央专项奖补资金、工业生产正向激励、上规模奖励、两化融合、绿色发展以及贷款贴息等工信系统各类奖补资金共1.58亿元。加快推动顺昌炼石水泥综合技改项目、邵武永晶含氟系列高新材料项目等3个项目对接省技改基金贴息贷款投放工作,力争6月底前获批6.6亿元贴息贷款。
此外,市工信局积极推动“政企直通车”省、市、县三级平台的互联互通,运用互联网技术,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91个,指导企业用好用足用活银行专项贷款、用工支持等政策,并提升政策兑现时效。
服务链:
助力小微企业 破解融资难题
“新出炉的三款产品很是畅销,订单已排到了7月,我们是加班加点赶工期。”作为围栏板加工的主力福建创鑫木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明生说,疫情虽然带来了一定“创伤”,但现在都已经挺过来了。
发展态势一度向好的创鑫木业,在今年疫情的冲击下,资金链被拦腰截断,“500多万元的产品积压在仓库,压得企业喘不过气起来。正当我们焦头烂额时,政府帮我们解了围”。
疫情发生后,为了促进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南平市深入开展“机关联企业”“战疫情、抓复工、促发展”等活动,逐企走访服务减产停产企业,共收集企业贷款、市场开拓、办证审批、要素保障等各类困难问题1000个,坚持“一事一策”“一难一策”“一企一策”,已反馈、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941个。截至4月末,全市工业企业贷款余额192.44亿元,同比增加23.76亿元,增长14.08%。其中制造业企业贷款余额159.02亿元,同比增加18.47亿元,增长13.14%。
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下,创鑫木业争取到了300多万元的企业税贷。有了资金支持,2月10日创鑫木业第一时间复产复工。为了应对市场的冲击,企业研发新产品,以满足多元化用户需求。随着国外疫情形势日益严峻,对围栏板的需求量日益增多,订单增长量比预期增加了50%左右。
“保住市场主体,才能更好稳就业、保民生。”8家围栏板出口企业总经销福建格林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文凯表示,围栏板链条涉及的原木加工、快递物流、产品包装以及下游等关联行业,能够带动就业人口数以万计,加上近期订单量增加,不仅能够稳定就业,还能够带动周边乡镇居民就业,普通员工月均收入从原来的3000元提升到5000元。
操作链:
围绕重点产业 精准帮扶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