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博弈的在线教育行业迎来获客高峰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在线教育迎来了空前的获客窗口。教育部于1月27日发布了《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要求部属各高等学校、地方所属院校、中小学校、幼儿园等适当推迟春季学期开学时间。近期,部分地方陆续开始了网上“停课不停学”工作,众多学生涌入线上学习。
客观上讲,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为在线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而资本对于在线教育也早有布局。在线教育创业潮起步于2013年,随后经历了PE/VC资本的追捧与退潮,2019年在线教育的投融资数据较前几年大幅下降。那么,在当前环境下,资本是否还会继续加码在线教育?在疫情之后,在线教育能否会像当年的网络购物一样迎来发展春天?
迎来大量低成本获客关键时点
在线教育的普及进程,由于疫情大大加速。
教育部1月27日发布了《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同时,多地暂停了线下培训活动,并利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因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需要,学校延期开学,学生不能在正常开学时间到校上课学习。因此,广大家长十分关心延期开学期间孩子的居家学习问题,有的家长甚至产生了焦虑。在此背景下,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在线教育再次受到广泛关注。
同时,很多在线教育机构纷纷宣布,提供相关免费课程。对此分析人士认为,在这个线上教育即将获得大量用户流量的关键时点,已介入相关服务的互联网巨头和垂直领域的教育机构整合自身资源,为全国学生提供免费课程。此举的目的在于抓住几乎是零成本获客的窗口期,推广旗下业务,在市场的急剧扩张中站稳脚跟。
目前,各大在线教育平台仍处于争夺流量红利和市场份额的阶段。头部平台凭借资本、流量、教学资源和品牌优势有望加速做大规模,行业或逐渐向头部集中。
事实上,在线教育的受众不仅仅是中小学生。在线教育根据用户年龄和不同需求,可以划分为早幼教、K12、高等教育、语言培训、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几大板块,覆盖了学习教育领域的各方面,可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用户多方面需求。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18年,中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超过2亿人,市场规模2518亿元;而根据艾瑞咨询此前预测,到2020年,在线教育用户规模有望达到3亿人,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
头部企业更受资本关注
尽管当前在线教育迎来了“跑步入场”的契机,但教育属于慢热型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教育企业离不开资本的支持。有统计显示,教育行业平均需要7到10年才能建立一个成功稳定的教育科技公司,比其他行业慢了5倍。
2013年,互联网教育随着4G通信技术的建设开始逐渐走入红利期。当年,创新工场以300万人民币投资了少儿英语教育企业VIPKID天使轮融资。此后几年间,在线教育受到了资本越来越多的关注,2015年、2016年在线教育投融资案例数达到高峰。但经过市场的大浪淘沙,许多在线教育模式被市场证伪,因此2017年、2018年一级市场的在线教育投资开始趋于理性。
2019年的在线教育投融资数据仍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资本的理性。统计显示,2019年,在线教育共有148起融资事件,同比增长38.3%;融资总金额达115.6亿元,金额同比下降31.4%。从融资轮次来看,在线教育领域投资仍以早期为主。2018年A轮及以前的融资占整体融资的69%,A轮以后的中后期轮次占比31%;从2019年年初到2019年10月,中后期轮次占比35%。相比2018年,2019年整个行业融资轮次已出现后移趋势,资本市场回归理性,投资偏向发展期和成熟期。
那么,在当前环境下,在线教育是否仍会被资本看好?有分析人认为,在线教育今年会再次迎来大幅增长,精明的投资人可能上半年就会开始布局,下半年就会进行尽调乃至投资。不过,也有观点认为,无论是线上交易还是线下教育,目前教育全行业进入了发展成熟期的大浪淘沙阶段,资金加速流向头部领域,经历过前期快速发展的教育行业已进入存量博弈和强者恒强时代。
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此次在线教育机构获客成本大幅降低,但未来留存率能有多少还是个未知数。与此同时,疫情也成为了在线教育机构硬件技术的试金石。网易有道副总裁罗媛认为,全国2亿至3亿学生都在家学习,如此大规模的新平台、新形式授课,对平台技术的成熟度带来很大的挑战。目前,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或多或少都遇到了硬件设备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