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20-02-19 09:17 的文章

“海底捞日亏8000万”……疫情中这个行业面临生死危机

餐饮行业是此次新冠疫情中受到冲击最大的行业之一,这个行业容纳了超过4000万的就业人口,而疫情期间,78%的餐饮企业营收损失达到100%,9%的企业营收损失在9成以上,仅是过年7天全行业损失即达5000亿元,龙头企业西贝都表示现金流撑不过3个月。据新财富测算,海底捞每停一天工,营收和成本合计要损失8000万元,无奈之下餐饮企业纷纷发力外卖自救,但收入只是杯水车薪。

宅家的人,一个个成了厨子,盒马、每日生鲜、美团买菜等生鲜配送平台春节期间的订单量都呈翻倍增长,仅春节7天时间,叮咚买菜就完成了400万单订单。疫情结束后,餐饮行业能否迎来报复性消费?

来源:新财富(ID:newfortune)作者:高一心

疫情结束后,我一定要吃到!

火锅、烧烤、麻辣烫、小龙虾、炸鸡汉堡、串串、奶茶、日料、披萨、早茶、奶油蛋糕、东北菜、泰国菜、越南菜……不知有多少人在自我隔离的深夜,带着这样甜蜜的期待睡去。

2020年初,随着新冠疫情扩散,举国上下开始居家隔离生活。春节期间,几乎所有年夜饭聚餐、婚宴、生日宴等活动全部取消,原本人满为患的餐厅,纷纷将备菜拿出来摆摊低价甩卖,如今更是门可罗雀,甚至停止营业。目前,即使全国除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病例已实现12连降,但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部分餐饮企业面临着生存危机。

01

餐饮行业7天损失5000亿,4000万人生计受影响

春节,一直都是餐饮行业的传统消费旺季,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全国餐饮收入为46721亿元,其中有15.5%来自春节。据商务部监测,2019年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累计实现销售额约10050亿元,平均来看每天可以创造1436亿元的销售额。在中国烹饪协会的调研中,疫情期间,78%的餐饮企业营收损失达到100%,9%的企业营收损失在9成以上,7%的企业损失在7-9成之间,营收损失在7成以下的仅有5%(图1)。

图1:疫情期间餐饮企业营收损失程度占比

“海底捞日亏8000万”……疫情中这个行业面临生死危机

数据来源:中国烹饪协会

恒大研究院假设餐饮行业销售腰斩,估计2020年春节餐饮行业7天损失5000亿元。

经济损失只是其一,我国就业人口的70%以上集中在此次受疫情影响较大的第三产业,随着疫情持续,企业复工不断延后,企业的稳岗压力较大,部分现金压力大的企业为了“活下去”,更可能采取减员的措施以降低成本,仅就餐饮行业自身而言,连锁餐饮品牌在此情形下或会硬撑,但对于中小餐厅,关门直至疫情完全消散更能降低成本,如此一来,或将有2500万人的就业受到波及。

根据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昆明学院共同发布的《餐饮产业蓝皮书:中国餐饮产业发展报告(2019)》,2017年,餐饮业贡献了4257.61万个就业岗位,其中传统餐饮企业3000万个,互联网餐饮服务企业357.61万个,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企业900万个。这4000多万个就业岗位中,互联网餐饮服务企业境遇相对较好,传统餐饮企业在这一两个月估计只会保留一半岗位,休闲农业乡村游的900万个岗位3个月内都修复无望。大致估算,也有超过2000万人员被迫暂时离开餐饮业。

02

上市企业样本:海底捞日亏8000万

疫情停业期间,餐饮企业的亏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是营业收入急剧下降,同时还要承担人员、租金、库存成本、物资过期、防疫物资采购等多项成本。

作为餐饮行业的龙头企业,以排队著称的海底捞(06862.HK)受到的冲击非常明显。自1月26日起,其内地门店全部暂停营业,直到2月15日,海底捞外送官方微信发布公告称,全国部分门店开始推出外送服务,北京地区最先启动,上海部分门店2月16日恢复营业,西安、深圳、南京部分门店2月17日恢复营业。在停业20天后,海底捞终于能够陆续复工了,虽然只是外送业务。可以预见,外送业务短期内仍难创造可观的收入,堂食门店何时开工,仍不确定。

不妨根据海底捞2018年报数据,粗略测算下疫情期间,其一个月将遭受多少损失。

2018年,海底捞有三项重要成本,原材料及易耗品、员工成本以及租金成本,分别占营业收入的41%、30%和4%,且多年来变动并不大,因此依旧按照这个比例估算。

2019年上半年,海底捞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0%,所以假设全年海底捞营收增速为60%,则2019年全年收入为271.95亿元。按照2018年各项成本的占比来估算的话,2019年海底捞原材料及易耗品、员工成本以及租金成本将分别为111.52亿元、81.6亿元和10.88亿元,平均到每个月,成本分别为9.29亿元、6.78亿元和0.91亿元,每个月的总成本至少为16.98亿元,2020年初的情况也借鉴2019年整体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