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新嬗变】山东:整合资源 推动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运营
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1日讯 县县通高速是山东交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山东深化改革,整合资源,推动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运作,努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济南机场工作区近日奠基开工,这也是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项目的先期工程,可为民航、空管、安检、海关等单位提供保障服务。
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建设指挥部总工办主任韩乙锋介绍说:“二期项目一共规划了4条跑道,3个航站楼,还有一个综合交通中心,总投资初步预计要超过400亿。”
按照规划,“十四五”期间,山东机场建设的资金规模预计超过700亿元。但此前,省内各机场的建设运营由各市负责,筹集建设资金时只能各自为战。
山东机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振清说:“规模相对都比较小,所以信用评级都不是太高,有的融资成本达到了百分之8到9的高位,这对机场建设和发展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如何打破这一局面?今年2月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成立,先期整合济南、烟台、威海等6个机场。组建后的机场集团依托整体优势,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了首期公司债券6亿元,创下了2017年以来省内AA+公司债券的最低利率及全国机场行业公司债券的最低利率。
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卫中表示:“这6个亿的公司债,通过内部协议的形式,拿一部分资金,为日照机场置换了一批原来的高利率下的负债,减轻了日照机场的运营压力。”
不仅是融资,全省机场资源整合后,各支线机场的生产经营也实现了一体化管理。通过全集团统一调度,协调安排运力投放、航班、航线等工作,由各自为战变为抱团发展。
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市场开发部负责人叶冠艳说:“以集团统一的名义和航空公司对航班运力和航线的布置进行协商,这样的话就提升了各个机场的话语权,也降低了中小机场的航线补贴。”
截至11月底,全省机场旅客吞吐量实现5275.64万人次,同比增长9.02%,全年有望实现旅客吞吐量6200万人次,其中烟台机场突破千万人次大关,使山东成为了全国第三个拥有3家千万级机场的省份。威海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三百万大关、日照机场突破百万大关。
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卫中说:“近期省政府将出台支持机场发展的意见,同时,我们将建立500亿的机场建设发展基金,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动力支持,基础支撑作用。”
推动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运作,是提升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今年8月,省委、省政府作出决定,将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和渤海湾港四个港口集团整合组建新的山东省港口集团,由省国资委统一监管,港口一体化运营也进入实质阶段。
山东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斌表示:“这些集团成立之后,我们整个山东围绕着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了一个合力,过去是小帆板出海竞争,现在我们是一个战斗集群在抱团出海。在整个市场的竞争力、影响力、控制力,明显提升,这就是国有资本做大做强之后,他对我们山东整个基础设施建设会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和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