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关切高质量发展|减下税费 加上信心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总书记关切高质量发展)
减下税费 加上信心——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显成效
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 题:减下税费 加上信心——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显成效
新华社记者申铖、魏董华、潘晔
减税降费直达市场主体,政策有效且普惠,影响直接而深刻。“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要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减税降费政策实施作出最新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要落地生根,让企业轻装上阵。
今年以来,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持续发力,一项项为企业减负的真招实招接连出台。前三季度,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7834亿元,为千千万万企业减下负担、增添了奋进前行的底气和信心。
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一个“重手拳”、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一个“关键招”,减税降费政策利当前更利长远,将切实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更好助力中国经济爬坡过坎、迈向高质量发展。
为小微企业前行“卸包袱”
这个冬天,对于扎根坯布行业约8年的吴利忠来说,略显清冷。
浙江绍兴的中国轻纺城,交易着全世界近1/4的纺织产品,吴利忠的店铺就位于其中。走进店中,颜色缤纷、功能各异的布料让人眼花缭乱,从地板一直叠放到天花板。
“今年行情气候有点不是那么理想,来自欧美方面的订单下降了一两成。”吴利忠说,生意有起有伏是常态,当市场波动来临,更需专心坚守。
面对压力,今年的减税降费政策为包括吴利忠在内的同行们卸了包袱、加了信心。“去年我们店缴了3万多元的税款,今年全部都不用交了。这让我们可以更加平稳渡过这段坚守时期。”
大幅放宽可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型微利企业标准、加大所得税优惠力度、提高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今年以来,一项项扩大小微企业减税红利的举措,让更多小微企业“卸掉包袱”。
在重庆,长江中上游地区最大的综合批发市场——朝天门市场的1.16万余户个体户今年无须再缴增值税和附加税费。
“按照今年政策,我们每月能省下增值税和附加税费1400多块钱,相当于一年多了近两万块的利润。”个体户张泳梅喜笑颜开。
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小微企业普惠性政策新增减税1827亿元。“此次针对小微企业的普惠性减税政策覆盖95%以上的纳税企业,其中98%为民营企业,将促使更多企业减掉负担、轻装上阵。”安徽财经大学教授经庭如表示。
为制造企业转型“加燃料”
床垫+5G,会碰撞出什么火花?
作为国内床垫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浙江喜临门家具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曾经布满长度达数公里的线路。这些纵横交错的复杂数据线,迁移难、排障难、升级难,成为制约车间管理提效的障碍线。
今年春天,基于5G工业互联网的弹簧机生产线投入生产,车间内机器的“尾巴”被割掉了,没有了线路羁绊,机器可自由游走在工厂间,生产效率进一步实现提升。
“企业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必须尽全力去持续优化管理、不断完善流程。”在公司常务副总裁陈彬看来,建设基于5G的企业内工业互联网平台花费不小,公司曾多次研讨这一项目的可行性。
“正好这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让我们加力投入、安心研发有了底气。”陈彬告诉记者,今年公司增值税减税空间预计约5000万元,固定资产一次性抵扣可以减少所得税支出约2000万元,社保等其他政策节约支出约1400万元,“这极大促进了公司对5G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及研发投入”。
下调增值税税率、降低社保费率、实施部分先进制造业留抵退税……减税降费重点发力实体经济,为更多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的企业注入新活力。
走进位于福建福州的雪人股份有限公司,一辆崭新的氢能源客车引人注目。从最初生产制冷机到攻关高端压缩机,再到转向氢能源产业,这家传统制造业在坚持创新中不断打开发展新空间。
“没有核心技术,就会受制于人。”公司副总经理林汝捷告诉记者,公司预计今年底比去年少缴增值税920万元,加上历史留抵退税2055万元,资金流动性明显改善,企业转型升级更有底气。
前三季度,全国制造业实现减税4738亿元,占新增减税总额的31.36%,居各行业之首。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评价说:“减税降费有力地提振了制造业信心,促进了行业发展,赋能中国经济持续向稳向好。”
为创新企业研发开拓“添底气”
在不少加力研发、着力创新企业的“账本”上,今年省下的税费额度尤为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