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加剧分化!创新药进入医保提速,投资人称
上周,2019年国家医保谈判结果出炉,一批好药、救命药新纳入医保。令医药行业尤其感到振奋的是,其中不少药品都是2018年才获得上市,这也充分释放出国家鼓励创新的明确信号。
11月28~30日,第十九届中国生物制品年会暨庆祝中国生物百年华诞大会在京召开,建信资本总裁苑全红在生物医药投融资分会场上表示,医保的变化,对创新药是有利的,通过谈判的方式能使创新药更快进入医保。
生物医药投融资分会场现场 每经记者 周程程 摄
苑全红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进入医保的药品要讲临床疗效和临床需求,没有疗效的药品将慢慢被边缘化,比如辅助用药,现在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创新药发展机遇和新药审评审批制度的改革,也促使跨国药企加速进入中国市场,我国医药市场竞争更趋激励。
在苑全红看来,中国创新药企有大量的机会,包括由于疾病谱差异,国外未作为研发重点但在中国发病率较高的一些病种,中国企业可以将此作为重点。另外,市场上多个的领域进口创新药虽然能满足患者需求,但价格偏高,这也需要中国企业积极研发,以便在定价上获得优势。
谈判加速新上市创新药进医保此轮医保谈判中,谈判成功的药品绝大多数都是近年来上市的新药,其中很多是2018年新上市的。以信达生物的信迪利单抗注射液为例,作为此轮唯一谈判成功纳入医保的PD-1药物,该药去年年底才上市。
建信资本总裁苑全红 每经记者 周程程 摄
苑全红对记者表示,原来的制度之下,一个新药想要进入医保,需要一个省份接一个省份去谈,对创新药企来说,花费的精力和资金成本都非常大。过去曾出现过药品上市5年还未覆盖到一些省份或医院的情况,这样即便创新药疗效再好,如果病人接触不到,也会错失治疗的机会。
此轮谈判中,信迪利单抗注射液医保支付标准为2843元(10ml:100mg/瓶),而谈判之前同样规格药品的售价为每瓶7838元,由此计算降幅达高达63.73%。
对于降价纳入医保,苑全红表示,企业愿意接受这个价格,有它的合理性。谈判是企业自己申请的,价格也是双方谈出来的,如果觉得不合理企业可以不接受。此前的定价下有一部分是赠药,考虑到这一因素实际降幅没有这么大。此外,进医保后,企业能够以价换量,生产成本也会相应降低。
近日,诺华肿瘤(中国)市场准入部负责人邓阅昕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过去两年诺华谈判成功的药品在医保目录内已经达到了目标增量。“医保局给了我们以价换量的信心和意愿,今年我们才愿意再来谈判。”
国家医保谈判准入药品名单西药部分(表格局部)
图片来源:国家医保局
竞争压力倒逼国内药企聚焦研发更快进入医保谈判,也给创新药企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但值得注意的是,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下,跨国药企的新药进入中国市场以及纳入医保的速度也在加快。在此情况下,国内创新药企该如何进行竞争?
苑全红认为,国外一些新药进入中国市场速度加快,这对于患者来说是好事,当然对国内成长中的创新药企也会造成压力。但只有这种真正竞争的环境,才能促使国内创新药企更好地成长起来。
“过去国外药品进来速度比较慢的时候,国内的企业做得好吗?做出的新产品多吗?创新能力强吗?并不是。”苑全红说,未来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可能会被淘汰,但这是一个正常的产业发展生态。
竞争环境的改变,也让投资者对投资方向进行新的考虑。苑全红说,过去一些投资者在投资新药的时候,认为只要能在中国市场做到是第一个,就可以获得很好的发展空间。但现在要考虑的是,未来三五年不仅要能在中国做得很好,还要考虑产品、能否有实力走出去。
和誉生物联合创始人陈锥表示,做新药研发时,会选择较新的靶点,这样不仅在中国有市场,而且到国外也有生存空间。
但如果某一领域已经有巨头进入,跟从性的研发是否还有发展空间?对此陈锥认为,要考虑病患和医疗上的需求。在治疗病人的同时,足够大的市场将带来较大的商业价值,从而支撑公司的发展。对于大的适应症,可以成为第二、第三个入局者,但与第一代药物一定要有差异化,这样才能占据市场。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画面截图
药企并购将从买产品到买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