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19-12-01 05:56 的文章

第三届中国电科空管技术与装备产业大会上演巧夺天“宫”

科技日报记者 史俊斌 通讯员 涂晓娜 王新童

5篇主旨演讲,17份交流报告,1份成果综述,41个民航空管新产品……11月28日—29日,在西安举行的第三届中国电科空管技术与装备产业大会暨民航空管系统科技创新成果交流会上,300余位专家学者以卫星技术应用为重点,围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展开深入交流,主旨演讲“热点”不断、交流研讨聚焦“原创”,产品展示突出“自主”……这场民航空管盛会以别样的视听体验展现出空管行业独特的科技魅力,观众尽揽中国电科与民航系统合作最新顶尖科技成果及空管领域内中国电科诸多纷呈亮点。

第三届中国电科空管技术与装备产业大会上演巧夺天“宫”

王新童 图

“国产化”成为全场亮点

年初,作为空管系统国产化的主力军和国家队,中国电科与民航系统充分互动、深度交流,与民航局围绕4大类18个方面推进合作,积极参与2035民航中长期科技战略规划和中国民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实施路线图的制定,成员单位与华北、华东地区空管局、民航管理干部学院等单位针对战略规划研究、科技合作、人才培养、重大项目方面开展了多领域多层次合作。

第三届中国电科空管技术与装备产业大会上演巧夺天“宫”

王新童 图

截至10月底,中国电科已取得民航各类装备正式许可证13张、临时许可证6张,占同类产品总取证数的23.8%,其中高级场面引导系统获得了国内首张IV级证,L波段一次监视雷达、场面监视雷达、语音通信交换系统取得了临时许可证;大型空管自动化系统、GBAS地面设备,完成了合格审定测试;北斗位置追踪设备正在开展国航737飞机加改装和STC取证,装备国产化成绩成为全场亮点。

新技术助力智慧空管

中国电科旗下西北子集团、天奥子集团、国睿子集团、太极子集团、莱斯子集团、第34研究所、博微子集团、航电公司等单位已先后为民航导航、通信、监视、信息、气象系统等领域提供了全方位技术、产品和工程支撑。今年以来年,中国电科与空客公司合作成功进行了两次国产GBAS地面设备的飞行验证,推进了GBAS技术在中国的应用与推广;成功保障我国首次四维航迹精细化管制新技术的试验飞行,为空管、航空公司、机组、机场等相关方之间高度协同、精细决策提供了技术基础;在大兴机场的工程建设中承担19个重点项目,研发的北京新终端区管制中心备份自动化系统成为目前全世界规模最为庞大、架构最为复杂的空管自动化系统;高级地面引导与控制系统达到目前国际最高等级、最先进水平;C波段全数字有缘相控阵天气雷达成为世界上首次在民航领域应用的相控阵天气雷达;长三角地区空域精细化管理示范工程、民航全球航班安全追踪监视系统等一系列创新项目和研究正在稳步推进。

第三届中国电科空管技术与装备产业大会上演巧夺天“宫”

王新童 图

“三大方案”支撑智慧空管

中国电科在本次会议上提出,积极开展北斗导航新技术、新装备、新系统在空管、航空器运行等领域的研发和应用,推动建立以北斗为基础、面向基于性能导航的空天地一体化卫星导航增强体系,支撑安全高效的空中交通管理体系建设;围绕“网络信息体系支撑智慧民航建设”,以保障航班安全高效运行为目标,借鉴“网络中心、信息主导、体系支撑”的理念,面向空中交通管理全过程、全业务提供空管网信体系的一套整体解决方案;以天地一体化信息网为基础,提出连接空管专用设备等构建天地一体化资源网,将航班、流量、气象、情报、通信、导航、监视等多专业信息通过资源管理服务平台进行统一管理和共享,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开发智慧应用,实现空管各运行场景协同化、精细化和智能化的方案。

第三届中国电科空管技术与装备产业大会上演巧夺天“宫”

王新童 图

“走出去”展现时代担当

中国电科积极落实与民航局、民航局空管局战略合作,展现其“大国重器”战略中的责任担当,其与空客公司在空管领域日益广泛的合作写入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与空客公司的航空航天产业峰会纪要;与东非共同体确定共同建设东非空管一体化试点项目,推动东非空管一体化进程;加强亚太区域技术合作,推进亚太地区SWIM技术宣传与验证,支撑民航海南空管分局管构建亚太跨地区多节点流量管理信息交互平台;成功协办国际民航组织亚太地区监视技术研讨会;与德国DFS公司、美国柯林斯、霍尼韦尔公司等国际知名企业共同申报“中欧地平线”等国际合作项目,牟定推动国产空管装备成体系“走出去”,建设“四强”空管,助力民航强国,支撑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到2020年全面建成,成为中国首个面向全球提供公共服务的空间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