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纵深行·辽宁百强企业巡礼】站上规模
对于养殖业来说,规模化无疑是实现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走进位于台安农高区的鞍山市九股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笼罩在金秋斑斓色彩中的厂房,安宁而大气,一个以屠宰加工为主的养殖企业竟然有如此宏大的规模,令人赞叹!
与外面的安宁截然不同的是,厂房内现代化的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对一只只整鸡进行切割、包装,一道道工序上的工人们动作利落、手法娴熟。出车间、搬上车,这些印有“老九股”“禾凤鸣”标识的肉鸡产品通过冷链运输,被销往上海、北京、深圳、西安等国内40多个大中城市。
从最原始的养鸡起步,九股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在20年跌宕起伏的历程中,发展成为一家以肉食鸡屠宰、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民营企业。他们始终守着诚信——中国最古老的传统美德,以此赢得人心、赢得市场。
1997年,董事长金天明辞去公职,拿着7万元启动资金,带着10个人办起养鸡场,场名就因鸡舍所在地台安的九股河而得名。农户中有句俗话,“带毛喘气不是财。”为了保证肉鸡成活率和健康养殖,金天明开始从源头着手,四处搜罗优良配方,自己生产起饲料。1999年,金天明彻底放弃养殖场,转而专心做起鸡饲料生产,他把鸡舍改作车间,买进第一台250公斤饲料搅拌机开始生产。两年后,500公斤搅拌罐开始大量生产饲料,公司运营进入良性循环,拥有了两个饮料厂、两个屠宰厂,九股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便是九股河集团所属企业之一。
二十多年的商海沉浮,金天明始终不变的是信守承诺。天有不测风云,非典、禽流感等病毒的爆发,考验着金天明的良知。是按照当时的市场价收购活鸡,还是按照事先的合同价保证农户的利益?金天明没有犹豫,既然与农户签订了合同,那就要按当时的合同价格收购活鸡。一只鸡就赔2元多,2005年,金天明的饲料厂赔了1000多万元。金天明宁可自己赔本,也要按合同价格收购活鸡,承担农户的养殖风险,他的这一举动赢得了客户,仅2008年,九股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就实现销售收入8000万余元。
2009年,眼界和胆识兼具的金天明决定与禾丰集团强强联手,九股河集团获得新鲜血液。金天明再次以诚信为念,给予合作方最深的信任,告别传统的家族式管理,引进了职业经理人。这个举动犹如一场风暴,打破了生长在农村大地上家族式企业根深蒂固的观念。总经理杜刚说:“双方能走到一起,凭借的是高度相同的价值观,合作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将九股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打造成全中国白羽肉鸡行业一支最重要的力量。”
采用先进的经营理念和创新技术,九股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得到了快速发展。合作的9年间,一期、二期肉鸡屠宰生产线相继投入生产。在食品安全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九股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也应运而生,形成了从肉鸡饲养、鸡雏孵化、饲料生产、屠宰和调理品加工的闭环全产业链条,通过对产品质量进行全程控制,打造了“安全、放心、健康、绿色”食品产业链。杜刚说:“闭合产业链的经营模式最大的优势是企业抗风险能力增强,即便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九股河集团的肉鸡加工板块也仍然是全负荷开工,设备产能拉满。”
如今,九股河集团已拥有分公司13家,基本上形成了一条从生产到深加工再到销售的完整闭合式产业链,它已成为辽宁乃至全国农副食品加工业的龙头企业,他们在为消费者提供绿色食品的同时,开始更有效、更精确、更自如地对接市场需求,向海外进军。而在闭环全产业链条的深耕融合中,九股河在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农户致富等方面功不可没,同时也带动了当地养殖业的全面发展,进而实现农业产业革新。
从创业伊始的筚路蓝缕发展到今天的走向辉煌,集团董事长助理田术梅感到由衷欣慰。她说,从成立至今,通过扩大生产规模,九股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能力居于东北首位,仅2018年,年加工肉鸡能力就达6600万只,实现销售收入12.9亿余元,直接带动农民养殖户万余户。公司先后获得“全国百强民贸企业”“辽宁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辽宁省名牌产品”称号。刚刚,企业又上榜“辽宁民营企业百强”名单。
全媒体首席记者 程云鹤 钟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