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行业的洗牌仍进行中,2019年面板企业的日子将不好过
北京时间02月18日消息,中国触摸屏网讯,受面板价格大跌冲击 京东方、华星光电等面板企业将面临更多危机。2018年,面板价格持续下跌,部份尺寸甚至跌到现金成本。但随着面板厂积极调整产品线,中小尺寸面板价格出现止跌的现象。而在大尺寸方面,随着京东方10.5代线、华星光电11代厂的不断投产,其价格将会继续下跌。受到面板价格大跌冲击,大多数面板企业业绩都达不到预期。
本文来自:
中小尺寸止跌,大尺寸继续下跌
根据群智咨询预测数据显示,第一季全球面板市场供需宽松,但各尺寸走势不一致,中小尺寸电视面板供需平衡,大尺寸电视面板仍然供需失衡。 预计2月份全球电视面板价格走向不一,中小尺寸电视面板价格止跌,大尺寸电视面板价格继续下跌。
从各尺寸电视面板表现来看,由于大陆面板厂缩减产能,32吋面板供需趋于平衡,预计2月份价格止跌持平,平均价格维持在42美元。 39.5~43吋面板方面, 市场预期三星8.5代厂产能转换,40吋面板供给减少,使得43吋面板需求增加,整体供需逐步趋于平衡,预计39.5~43吋面板价格在2月止跌,40吋/39.5吋面板均价约68美元,43吋面板均价则是约84美元。
从大尺寸电视面板来看,49~50吋电视面板方面,50吋面板供应逐渐改善,供需状况也趋于平衡,预计2月价格持平,49吋、50吋面板均价约111美元。 大陆面板厂缩减32吋面板产能,把较多的8.5代厂产能转进生产55吋面板,因此55吋面板供应持续增加,市场供需宽松,2月份面板价格仍维持约3美元的降幅,市场均价大约落在138美元。
超大尺寸面板方面,因为淡季需求较弱,而且供应持续增加,除了京东方10.5代厂之外,华星光电11代厂也在2月投产,整体供需宽松,因此价格走势仍然疲弱,预计2月份65吋面板价格下降幅度较大,仍然维持一个月5美元的跌幅。
IHS Markit显示器研究总经理谢勤益则指出,去年下半年开始,大尺寸电视面板供过于求,要到今年第2季才有机会价格反转,主要是三星显示器产能转换调整及材料短缺等因素。
今年有三条全新10.5代线投产,都规划以生产电视面板为主。 谢勤益强调,京东方的10.5代线在去年11、12月投产,造成65吋电视面板供给量大增,刺激终端电视品牌压低售价;去年加上OLED的65吋在内,全球65吋电视面板出货1,700万片,今年将暴增至2,700万片,激增1,000万片、年增达58.8%。
业绩达不到预期
京东方
1月30日,京东方今晚发布了2018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18年盈利33.8亿元至35亿元,同比下降54%至55%。
京东方表示,进入2018年以来,由于市场供需变化,半导体显示行业持续低位徘徊,主要产品价格竞争激烈;受市场环境影响公司主要面板产品价格呈下降趋势,整体经营业绩同比下降。为应对市场环境变化,公司持续深拓细分,显示事业全球市场领先地位进一步提升巩固,显示器件市占率进一步提高;物联网转型战略的实施,能力建设和客户突破成果显现。2019年,公司将继续实施物联网转型战略,加快产线产品结构优化调整,进一步提升和巩固市场地位。
华星光电
2018年11月1日,以华星光电作为盈利主体的TCL集团,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前三季度华星光电实现销售收入190.5亿元,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61亿元。在2017年前三季度报告当中,TCL集团称,华星光电实现销售收入204.4亿元,同比增长33.9%,实现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85.9亿元。
由此可见,2018年前三季度华星光电的销售收入下滑6.8%,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大跌近三成。
2018年12月8日公布的重组方案,TCL集团计划出售家电、消费电子、彩色电视机、房地产等各项业务资产包,合计对价为47.6亿元,重组之后TCL集团主营业务就剩下华星光电以及部分投资业务,上市公司转变为华星光电的融资平台。
深天马
2018年10月26日,深天马A公布了2018年第三季度报告称,7月份-9月份,深天马A实现营业收入77.64亿元,同比增长10.72%;期间净利润为4.35亿元,同比下滑35.37%;扣非净利为1.62亿元,同比下滑29.92%。受此拖累,深天马A 2018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11.14%,而在2017年前三季度,深天马A净利润增速高达99.48%。
深天马A证券事务部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下滑,主要是因为天马有机发光今年并表后出现了一定的亏损,对公司业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华映科技
1月30日,华映科技发布2018年业绩预告称,预计公司2018年度净利润将亏损37亿元-55亿元,同比下降1905.01%-278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