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品牌逆势增长的市场逻辑
“出水才看两腿泥”,用这句俗语来形容当前中国新车市场的分化现象十分贴切。在市场高速增长时期,绝大部分汽车品牌都过着逍遥快活的日子,起码可以做到衣食无忧。不过,随着市场开始进入下滑调整期,不少汽车品牌的日子开始不好过了,绝大部分或多或少都出现了销量下滑,有的甚至出现了崩盘式的暴跌。然而,日系的主力品牌在华的产销量却不降反增,不断蚕食原本属于其他品牌的市场份额,引起整个汽车产业的“羡慕”,“日系品牌为啥卖得那么火”,成为了业内人士热议不断的话题。
■产销量逆势增长
进入2019年以来,日系品牌的强势表现已经持续8个月,并有望领跑全年。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产销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593.9万辆和1610.4万辆,同比下降12.1%和11%。其中,8月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99.1万辆和195.8万辆,环比增长10.3%和8%,同比下降0.5%和6.9%,市场自去年7月以来的同比负增长态势依旧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与去年同期相比,除了自主品牌出现下滑外,德系略有下降,其他系别降幅明显,其中法系降幅接近60%,而惟有日系品牌乘用车销量继续保持小幅增长。这意味着,日系品牌的逆势增长是独一份。具体来看,日系三大品牌,本田、丰田、日产都有着比较亮眼的成绩。
本田汽车最新公布的8月销量数据显示,在华共售出12.41万辆新车,环比7月增长7.1%,同比去年增长5.9%,前8个月累计销售新车98.55万辆,同比增长18.4%。本田汽车在华的两个合资品牌均有不错的增长。其中,广汽本田8月销量为5.94万辆,同比增长1.4%,前8个月累计销售49.56万辆,同比增长9.9%。东风本田8月销售新车6.47万辆,同比增长10.5%;前8个月累计销售48.99万辆,同比增长28.4%。
今年8月,丰田汽车在华累计销量达到12.9万辆(含雷克萨斯),虽然同比减少3.8%,但在此之前丰田已经在华连续实现了17个月同比增长,而前8个月在华累计销量已经抢在本田、日产之前率先突破100万辆。更值得注意的是,其高端品牌雷克萨斯前8个月累计销量达12.68万辆,同比大幅增长24.90%。东风日产最新销量数据显示,终端零售超过10万辆,同比增长4.3%,前8个月累计销量超过71万辆,同比增长1.2%。
■消费群体稳定并理性
中国乘用车市场整体产销量持续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分析人士认为,主要原因在于短期有效需求被抑制。近几年房地产市场快速增长、居民负债率增加、股市低迷、油价上涨、环保治理带来劳动力转移等因素是乘用车市场消费信心不足、购买力下降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已经成为中国乘用车消费增长主力的三四线城市,其消费主力人群消费能力的大幅下滑直接导致了乘用车消费的不景气。特别是2018年以来实施的去产能、蓝天保卫战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批中小企业的生存,进而影响了从业人员的收入下降,三四线城市房价的上涨也直接挤压了消费者的汽车消费能力。
“相对来说,日系车的主要消费群体都是工作稳定、收入可观的中产人群,受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比较小,而居民收入高、经济发达的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依然保持着比较强劲的汽车消费需求。”在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日系品牌能够实现逆势增长的一大原因在于其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较小,反观其他品牌特别是自主品牌,情况则大有不同,由于收入的减少导致消费需求被抑制。
“在前几年,日系车增速较其他车系明显下降,甚至很多日系厂商在销量前十的榜单上开始淡出。目前消费市场出现变化,日系车性价比高的优势开始显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表示,“无论是10万元左右的车型,还是20万元左右的车型,日系车在设计、品质、服务上都有较高性价比,所以在市场出现分化、消费市场增速整体回落的情况下,消费者无论是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降级,都可以在日系车价位区间内选择适合的产品。”
“我觉得从大环境下来看,日系车企的优异表现得益于中国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开始回归理性。一是年轻一代汽车消费群体成为购买主力,他们的信息获取渠道丰富,不再单独受到周围人口碑的影响,德系车和美系车的竞争力不再那么突出;二是新一代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比较强,自主品牌的吸引力下降。三是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影响消费者购车的决策因素增多,包括品牌形象、保值率、经济性、造型、动力等都会成为考虑因素,日系车优势变得明显。”一位汽车行业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