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19-05-27 10:11 的文章

2018“中国时间”年度经济盘点:十大食品行业新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民以食为天”,食品一直是全社会共同的关心所在。2018年哪些食品事件对您的生活造成影响,我国的食品领域有着什么样的变化?新年伊始,中国经济网策划推出2018“中国时间”年度经济盘点系列,对一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做一系统回顾。本期推出十大食品行业新闻。

  1、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成立 食药监管进入新阶段

  2018年3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根据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组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市场综合监督管理,统一登记市场主体并建立信息公示和共享机制,组织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工作,承担反垄断统一执法,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组织实施质量强国战略,负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统一管理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工作等。2018年4月1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挂牌。

  2、首届进博会吸引全球“食力” 中国消费者对世界美食需求高涨

  2018年11月5日-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作为全球食品、农产品(行情000061,诊股)的展销平台,本届进博会的7.2、8.2馆吸引了大批海外优质“土特产”在展馆集聚。

  2017年根据中国的海关统计,我国农产品进口1268多亿美元的产品,而同期出口是在760亿美元左右。进口食品从1997年到2017年间,我国的进口食品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4.6%。2017年当年从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口了616亿美元的食品。

  中国消费者对进口食品、农产品高涨的需求,吸引着世界各地食品企业的目光。在国际食品巨头和相关地区及行业组织看来,不断开放和飞速发展的中国市场正在成为其全球化布局中的重要一环,企业都想通过进博会平台,展现自身明星产品,试图以此俘获更多的中国“胃口”。

  3、2018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举办 19部门共筑食品安全防线

  2018年7月17日,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在北京举行,2018年宣传周以“尚德守法 食品安全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坚持以德法并举保障食品安全,树立诚实守信的道德标杆,以改革创新深化市场监管,营造社会各界人人参与、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宣传周期间相继开展了第十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校长食品安全研讨班”、“食品安全媒体训练营”、2018年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工程示范企业经验交流会等多项重点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4、多地发生非洲猪瘟疫情 农业部采取有力防控措施

  2018年8月1日,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某养殖户的生猪发生疑似非洲猪瘟疫情,8月3日11时,经国家参考实验室确诊,为中国首次发现该疫情。 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截至2018年11月22日,共有20个省份的47个市(区、盟)发生了73起家猪疫情、1起野猪疫情,累计扑杀生猪60万头。

  目前,农业农村部按照养殖、交易、屠宰环节排查全覆盖,生猪养殖场(户)监测全覆盖的要求,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监测排查。同时,及时采取禁止发生疫情省份及相邻省份生猪跨省外调,关闭生猪交易市场,对生猪运输车辆实行备案,禁止餐厨剩余物喂猪等措施。目前疫情传播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截至12月4日,已有8个省的35个疫区按规定解除封锁。

  5、虹鳟划归三文鱼引争议 团体标准制定不应草草了事

  2018年8月10日,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同三文鱼分会成员单位――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上海荷裕冷冻食品有限公司等13家单位共同起草的《生食三文鱼》标准正式发布。这一团体标准中,虹鳟鱼“正式”归为三文鱼类别。

  三文鱼和虹鳟鱼之争,从5月央视财经一则“我国青藏高原目前已经占据了国内三文鱼三分之一的市场”的新闻开始,进而引发公众对淡水虹鳟是否属于三文鱼的质疑。在这一质疑尚未盖棺定论之前,横空出世的三文鱼团体标准似乎不仅没有终止公众对于三文鱼和虹鳟的疑惑,反而令公众更加质疑出台标准的题中之意。

  6、上海中芯学校霉变食材曝光 校长被免职供应商遭立案调查

  2018年10月19日起,上海中芯学校食堂后厨内番茄洋葱发霉、调料过期的照片在网上不断流传、发酵。调查发现,中芯学校的餐食供应商为上海怡乐食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由英国康帕斯集团有限公司独资控股。包括中芯学校在内,怡乐食共为28家上海学校食堂供餐,并曾被多个工商信息平台提示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