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行业新闻 2019-09-22 18:45 的文章

有改革底蕴还需群策群力 沪市公司探路高质量发

  证监会日前发布的“资本市场深改12条”中,强调了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改革任务,要求制定实施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行动计划。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成为资本市场此轮深化改革主线之一。这既是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现实要求,也是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

  数往知来。上交所就此启动“沪市公司质量行”,聚焦市场重大议题,全面客观剖析沪市公司的整体质量情况,透视沪市高质量发展公司各具特色的成长历程,并邀请市场各方权威和代表,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就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关键性问题深入讨论,引导市场凝聚共识,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

  多维度透视沪市公司高成长

  践行“深改12条”,沪市拥有足够的底蕴。

  上交所成立29年来,沪市公司不断壮大、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从最初仅有8家上市公司,总市值不足30亿元,成长为1520家上市公司(含科创板),总市值达34.29万亿元。沪市公司群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壮大、不断攀升的历史,正是新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缩影。如今,沪市公司整体已形成底盘稳、韧性足、质地优的特征,成为国民经济的基本盘、优等生和主力军。

  在营收规模、分红比例、资源配置、研发支出、社会责任等多个维度透视下,沪市公司高质量、高效率和高稳定性的“群体画像”更加清晰、生动。

  2018年,在内外部环境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沪市公司依然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3.5万亿元,同比增长11%,占全国GDP的37%,净利润2.81万亿元,同比增长4%。九成公司实现盈利。2019年上半年,沪市公司继续维持稳中向好态势,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达到17.51万亿元和1.73万亿元,增幅分别为8.7%和9.2%,均明显优于同期GDP增速。沪市以占全国注册企业不到万分之一的数量,实现近四成的GDP占比,充分展现了沪市公司在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作用。

  真金白银的分红数额,是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沪市公司高度注重回报,现金分红公司数量和总额逐年增加,一批高比例分红群体已经形成。2018年,800余家公司的分红比例在30%以上,220余家公司的分红比例超过50%。从公司分布情况看,约480家公司连续三年分红比例超过30%。诸如中国神华、方大特钢等公司已成为沪市公司长期大比例分红的典范,沪市公司整体体现出重回报、高分红的蓝筹特点。

  下转6版

  (上接1版)

  资本市场生生不息,如何在吐纳之中实现新陈代谢?并购重组成为最近10年A股市场的主旋律。

  就沪市而言,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围绕主业实施产业整合、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进行海外并购等资本运作,构成了并购重组市场的多重奏。据悉,2007年至2018年,沪市共552家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交易总价值达2.4万亿。并购重组在资源优化配置主战场的作用日益突出。

  此外,沪市公司在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方面也是风生水起。数据显示,沪市上市公司投入的研发支出从2013年的1300亿元增加至2018年的约3900亿元。2018年,实体类公司研发投入约3900亿元,同比增长约21%。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及新能源等战略新兴行业公司迅速成长,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八大行业各领风骚稳增长

  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开创与引领,这也恰是中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缩影。

  沪市公司不仅行业涉及面广,而且还集中培育了一大批行业龙头。从钢铁、煤炭、石油,到金融、地产、化工,再到医药、汽车、信息通信等,沪市公司基本涵盖了国民经济重点领域,这些公司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顺势而为、主动适应、扎根主业,利用资本市场不断蓬勃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领军者。

  数据显示,沪市工业制造上市公司在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数量占比仅为0.25%,但营收和利润占比均在27%以上,近两年营收和利润持续增长,平均增幅达到17.84%和25.69%,远超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

  以钢铁行业为例,70年来,我国从缺铁少钢到全球第一,中国钢铁建立起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现代化钢铁生产体系,这其中,沪市钢铁行业公司在收入和利润贡献、产量贡献、技术引领等方面均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钢铁行业上市公司共33家,其中沪市17家。根据2019年半年度数据,两市钢铁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7423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沪市钢铁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126亿元,收入占比达到55.58%;实现净利润181.21亿元,净利润占比达到58.72%。